刘禹锡传
作者:未知 文章ID:48103 浏览:
【原文】
刘禹锡传
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出中山。世为儒。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工文章。淮南杜佑表管书记,入为监察御史。素善韦执谊。时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
宪宗立,叔文等败,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马。
始,坐叔文贬者八人,宪宗欲终斥不复,乃诏虽后更赦令不得原。然宰相哀其才且困,将澡濯用之,会程异复起领运务,乃诏禹锡等悉补远州刺史。而元衡方执政,谏官颇言不可用,遂罢。
禹锡久落魄,郁郁不自聊,其吐辞多讽托幽远,作《问大钧》、《谪九年》等赋数篇。
欲感讽权近,而憾不释。久之,召还。宰相欲任南省郎,而禹锡作《玄都观看花君子》诗,【语讥忿,当路者不喜,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为言:“播极远,猿狖所宅,禹锡母八十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诀,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帝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若禹锡望它人,尤不可赦。”度不敢对,帝改容曰:“联所言,责人子事,终不欲伤其亲。”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txjy
由和州刺史入为主客郎中,复作《游玄都》诗,且言:“始谪十年,还京师,道士桃,其盛若霞。【又十四年过之,无复一存,唯兔葵、燕麦动摇春风耳。】”以诋权近,益薄其行。俄分司东都。宰相裴度兼集贤殿大学士,雅知禹锡,荐为礼部郎中、集贤士。度罢,出为苏州刺史。以政最,赐金紫服。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复分司。
禹锡恃才而废,褊心不能无怨望,年益晏,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素善诗,晚节尤精,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以诗自名者,尝推为“诗豪”,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
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
(节选自新唐书·刘禹锡传)
【问题】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擢进士第 擢:选拔
B、猿狖所宅 宅:居住
C、若禹锡望它人 望:指望
D、闻者益薄其行 薄:鄙薄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久【之】,召还 ②顷【之】,持一象笏至
B、①朕【所】言,责人子事 ②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C、①【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②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D、①诏下,御史中丞裴度【为】言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明刘禹锡“褊心”有“怨望”的一组是
①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马
②作《问大钧》、《谪九年》等赋数篇
③与白居易酬复颇多
④复作《游玄都》诗
⑤禹锡作《玄都观看花君子》诗
⑥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②④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禹锡因与王叔文关系好,并参与了他的改革,所以后来王叔文改革失败后,他也被贬谪。
B、刘禹锡被贬为播州刺史,裴度认为播州偏远,刘去了之后可能再也见不到母亲,建议“内迁”,皇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C、刘禹锡文学造诣高,白居易非常推崇他,称之为“诗豪”,认为他作诗好像有神灵护佑。
D、刘禹锡一生坎坷,多次被贬谪,怀才不遇,内心对当权者有怨恨,只能通过诗文来宣泄不平。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语讥忿,当路者不喜,出为播州刺史(3分)
②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2分)
③又十四年过之,无复一存,唯兔葵、燕麦动摇春风耳(3分)
【参考答案】
10、C
11、C
12、D
13、B
14、①用语有讥讽愤怒之意,引得当权者不高兴,又被贬为播州刺史。
②做儿子的应该做事谨慎,不应该把忧虑留给父母。
③十四年后又经过这里,没有一株桃花幸存的,只有兔葵、风中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