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上三峡

发布时间:2021年5月7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
作者:李白  文章ID:48145  浏览:

【原文】
    上三峡①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②,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注]①此诗作于唐乾元二年(759),诗人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途中。②黄牛,指黄牛峡,是巫峡的一段。

【问题】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夹青天”句,既写出了巫山险峻,遮天蔽日的形势,也包含着诗人喟叹青天的形象。
    B.“忽可尽”两句,并非说巴水可以行到尽头,而是写出了巴水纡曲,舟行迟迟的情景。
    C.“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写逆水行船十分艰难,夜航充满艰险,船行也更加缓慢。
    D.“不觉鬓成丝”,写出诗人因船行缓慢而愁白了头,包含着时光难度,逆境难熬的感受。
    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巫山夹青天”,着一“夹”字,山逼天仄,情趣盎然;“巴水流若兹”,有无奈更有新奇。
    B.“巴水忽可尽”,着一“忽”字,山回水转,尽在眼前;“青天无到时”,既写实又在写情。
    C.五、六两句既用互文笔法写朝暮赶路,又暗含时间的承续:早起赶路到晚上也没能走多远。
    D.七、八两句情景交融,既在描写景象,又在抒发感情,从中可体味出诗人悲愁愤懑的心境。
    ③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李白诗里与《上三峡》相映成趣的是《下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后者是诗人流放途中忽闻赦书,旋即乘舟东返时写下的名篇。请就这两首诗,谈谈你对诗歌“融情入景”的看法。(3分)
    答:

【参考答案】
    ①(2分)C(“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明写逆水行船艰难,船行缓慢,实际表达的是诗人的感受和心态,说“夜航充满艰险”,就更没有根据)
    ②(2分)A(“情趣盎然”和“新奇”不恰当,诗人的状况是逆境难熬,情绪郁闷)
    ③(3分)《上三峡》写于诗人流放途中,诗中描写巫山险峻,巴水纡曲,舟行迟迟,愁令发白。流放者唯觉逆境难熬,心情愤懑,壮丽风光为之减色。《下江陵》是诗人流放途中忽闻赦书,旋即乘舟东返时写下的,城高入云,晨光初灿,气象开朗,舟行轻快。“一日千里”是诗人心态轻松的主观感受,喜悦心情渲染得淋漓尽致。同一位诗人,同一处景致,却气象迥异,正是“融情入景”的鲜明写照。(关键点:①《上三峡》心境抑郁,风光减色;②《下江陵》心情喜悦,景象开朗;③同一诗人,同一景致,气象迥异;④点明“融情入景”或“景语皆情语”。以上四处一处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大科学家的失误
  • 下一篇:微波武器
  • 【推荐文章】

  • 听蜀僧濬弹琴

    【原文】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

  • 燕子来舟中作

    【原文】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

  • 早秋山居

    【原文】 早秋山居 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

  • 西陵峡

    【原文】 西陵峡① [清]孙原湘 一滩声过一滩催,一日舟行几百回。 郢②树碧从帆底...

  • 江南古镇

    【原文】 江南古镇 杨国民 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假若把整个...

  • 怀表,很老很老了

    【原文】 怀表,很老很老了 骆文 一块怀表很老了。 它镀铬的壳子已经斑驳,针盘也有...

  • 【最新文章】

  • 答吴充秀才书
  • 南瓜·茄子·小鸡
  • 《骆驼祥子》节选
  • 《水浒传》节选
  • 理解的幸福
  • 在这个流行“速食”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
  •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形象描绘春夏之
  •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但是长期以来武术的概念却
  • 义騟传
  • (9)我站在娄山关的顶峰,俯瞰夕阳映照下连
  • 美妙的羚羊峡谷
  • 遵义空气质量
  • 听风楼记
  • 霜天晓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