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随想
作者:未知 文章ID:48757 浏览:
【原文】
雨的随想
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春天的风沙,夏天的溽闷,秋天的干燥,都使人们祈盼着下雨。一场雨还能使空气清新许多,街道明亮许多,“春雨贵如油”,对雨的渴盼不独农人有。
有雨的时候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人们却多不以为忤。或许因为有雨的季节气候不冷,让太阳一边凉快会儿也好。有雨的夜晚则另有一番月夜所没有的韵味。有时不由让人想起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名句。
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难得的惬意。听着雨水轻轻叩击大叶杨或梧桐树那阔大的叶片时沙沙的声响,那种滋润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下流淌出的《秋日私语》般雅致的旋律也难以比较。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
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寻常不过。但下雨天手中魔术般又多了一把淡蓝色的小伞,身上多了件米黄色的风衣,那效果便又截然不同。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
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很多。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诗或者有诗如雨,便觉得好奇。
(转摘自《语文读本》第一册)
【问题】
18.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说:“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请用明白通俗的语言解释这句话。(2分)
答:
19.第二自然段中,“弥漫”“浸润”“镌刻”“瓢泼”这四个词语,在这些语句中,哪两个词可以互换,哪些词不可置换?简言其理由。(3分)
答:
20.①第四自然段中,“人们却多不以为忤”中的“忤”作何解释?(2分)
答:
②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诗句。请补写出前两句。(2分)
答:
③第六自然段中说“雨中的年轻”,而为什么不说“雨中的年轻人”?请简要回答。(3分)
答:
21.试析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15分)
【参考答案】
18.心情好的时候,看见天下雨心情也是好的;心情不好的时候,即使天气晴好也不能使心情愉悦。言之成理即可。(2分)
19.“弥漫”与“浸润”可以互换,其他不可。因为“情调”和“氛围”都可以同“弥漫”与“浸润”任何一个词搭配。而“镌刻”“瓢泼”这两个词只能分别同“记忆”和“灾难”相搭配。(3分)
20.①“忤”作违逆、抵触、不顺解。(2分)
②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2分)
③“雨中的年轻人”仅仅指人,而“雨中的年轻”不仅包括了人,还包括了淡蓝色的小伞,米黄色的风衣等综合效果,这样就“耐读”多了。(3分)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