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吉之吉水人也。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无生欧阳修、
作者:未知 文章ID:48759 浏览:
【原文】
文天祥,吉之吉水人也。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无生欧阳修、杨邦义、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乎勉之。”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南提刑安抚使召号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承认错误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至是,痛自贬损,尽以家赀为军费,每与宾佐语及时事,辄流涕,抚几言曰:“【乐人之乐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事。
(《宋史·文天祥传》)
【问题】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诏天下勤王 勤:出兵救援
B.并结溪峒蛮 蛮:少数民族
C.薄内地 薄:兵力薄弱
D.尽以家赀为军费 赀:同“资”,钱财
12.比较下列“故”、“其”两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因见故相江万里
②故不自量力
③其在君乎
④吾亦知其然也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文天祥“忠诚”为国的一组是( )
①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
②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
③至是,痛自贬损,尽以家赀为军费。
④乐人之乐,忧人之忧。
⑤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天祥从小受到忠义思想的熏陶,后来在遇到江万里时,又因具有崇高的志向节操而受到江万里的勉励。
B.当长江防线告急之时,文天祥为国而急,多方奔走号召,结集兵力,并抱着必胜的信念率万余兵力去抵抗元兵的进攻。
C.文天祥认为国家养育了臣民,臣民应该共赴国难;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国家,他也希望天下的忠臣义士闻风而起保卫祖国。
D.天文祥面对国家的灾难,深深自责平时生活的豪华,并毅然拿出全部的家赀充作军费,平时每当谈及国事,往往痛心以至泣下。
15.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三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吾深恨于此(3分)
译文:【 】
(2)人众者功济(3分)
译文:【 】
(3)乐人之乐者忧人之忧(3分)
译文:【 】
【参考答案】
11.C[解析]“薄”为“靠近”、“逼近”之意。
12.D[解析]第1个“故”为“过去的”之意;第2个“故”为“所以”之意;第1个“其”为“恐怕”之意;第2个“其”为“一定”之意。
13.A
14.B[解析]错在“抱着必胜的信念”。实际上,文天祥明知此举无异于“驱群羊而搏猛虎”,但他认为国家养育了臣民,国家有急,臣民共赴国难;他决心不惜牺牲个人性命来保卫国家,也希望忠臣义士能共同起来保卫国家。
15.(1)对此我深感遗憾[解析]“勉”努力,“恨”,遗憾。
(2)人多了事业才能成功。
(3)享受着别人给予的快乐的人应替别人分忧。
[解析]“济”,成功,前“乐”“忧”活用为动词,后“乐”“忧”取本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