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衣小缺,憏裂①可以补,而必待全匹而易之;政小缺,法令可以
作者:未知 文章ID:49100 浏览:
【原文】
夫衣小缺,憏裂①可以补,而必待全匹而易之;政小缺,法令可以防,而必待雅、颂②乃治之;是犹舍邻之医,而求俞跗③而后治病,废污池之水,待江海而后救火也。迂而不径,阙④而无务⑤,是以教令不从而治烦乱。夫善为政者,弊则补之,决则塞之。
(节选自《盐铁论·卷十》)
注释①憏裂:即小块的布。②雅、颂:《诗经》中的《小雅》《大雅》和《颂》,这里指礼治。③俞跗:上古良医。这里泛指良医。④阙:同“缺”,缺陷。⑤务:措施。
【问题】
12.“从”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有如下解释:①跟随;②追赶;③听从,顺从;④和顺,安;⑤从事,参与;⑥自,由。
语段中“是以教令不从而治烦乱”中的“从”的意思是【 】(填序号)。(3分)
13.语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列举“【 】、求医、【 】”三个事例,论证了【 】的道理。(3分)
【参考答案】
12.③(3分)
【解析】“是以教令不从而治烦乱”的意思是“这就会使人们不听从法令,秩序越来越混乱”,因此,“从”的意思是“听从,顺从”。
13.补衣服 救火 有弊病、漏洞就要及时采取措施
评分说明:共3分,每空1分。
【参考译文】衣服有小的破损,用小块的布就能补好,却一定要等待用整匹布来换;政事上出现小问题,用法律和禁令就可以防范,却一定要用《诗经》中的《大雅》《小雅》和《颂》里的礼义来治理;这就像有病不找附近的医生,却到远处去找良医治病一样,(失火后)弃置附近池塘里的水,却要等待从大江大海取来水再救火一样。绕弯子而不走直路,有缺陷却不采取(修补)措施,这就会使人们不听从法令,秩序越来越混乱。善于执政的人,一发现弊病就立即进行补救,一有漏洞就立即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