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南北供暖线指由政府补贴的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线,以秦岭、淮河为

发布时间:2021年7月15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0036  浏览:

【原文】
    材料一
    “南北供暖线”指由政府补贴的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线,以秦岭、淮河为界,由一条“线”决定,划定北方为集中供暖区。这条线于20世纪50年代在“能源奇缺”背景下提出,到现在已沿袭60多年但是,每到寒冬时节供暧期至,呼吁“南方集中供暖”的话题都会成为热点,这条持续了60多年的“国家供暖线”,也每每成为网友吐槽的对象。“北方冻皮,南方冻骨”、“北方城市取暖靠暖气,南方海滨城市取暖靠日照,像我们这不南不北的中部城市人民靠的都是自己的一身浩然正气”等段子,都是对南北寒冷及供暖的生动描述。
    材料二
    “新浪微博”、“现代快报”、“地方站”对于南方供暖支持度的调查

    材料三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公开表态,不能把集中供热盲目照搬到秦岭淮河以南,不然对能源消耗是个巨大威胁。清华大学教授江亿认为,如果南方复制北方集中供暖模式,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2012年,江亿的课题组究成了“中国建筑节能的技术路线图研究”项目,研究结果为中国建筑总能耗画了一条“红线”:不能逾越10亿吨标准煤。2012年,中国建筑用能总量已超7亿吨标准煤,预计到2020年,中国南方地区城镇需要供暖的住宅约70亿平米,如果全采用集中供热,南方建筑特点被认为不利于保温,将带来更大能耗。中城科绿色建材研究院叶利荣介绍,北方墙体砖层厚度般为37厘米,俗称“三层砖”;南方墙体厚度一般为24厘米,俗称“两层砖”,保暖性能更差同时,专家们认为,南方冬季短,投资巨大的集中供热设施将大部分时间空闲。
    能源供给的限制之外,经济投入巨大,也是南方集中供暖被反对的焦点。
    国家发改委杨利民介绍,对一些经济基础不太好的地区,会带来不小压力。地方政府、用户承受上会有问题。有业内人士认为,要适应集中供暖,南方必须进行大规模热源、输送管道建设,以及房屋改造。其工程量将不亚于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罗教讲指出,很多南方城市楼盘建造时并无集中供暖方面设计,如进行楼盘改造,成本极高。
    材料四
    专家对于集中供暖的谨慎,对有关部门而言,也是一种善意的提醒。但是,面对民众的供暖呼声,也不能听之任之。所以,南方得使用适合南方特点的分布式采暖。南方冬季温度不是很低,非常适合采用各类热泵技术供暖,这些技术造合分户或分栋的分散供暖方式。这一方面节约能源,分散供暖,每平方米每冬季只需5公斤标准煤,是大規模集中供暖所耗能源的一半。另外,用户经济负担也更低,以100平米住宅为例,采用空调热泵方式,每冬季约需600元;燃气壁挂炉,每冬天1000元;集中供暖,每冬季1500元。新能源的开发也是解决南方供暖的良好途径。据报道,在南通一些小区,采用了污水源热泵(以城市污水作为冷热源的一项制冷制暖新技术),或地源热泵(利用地球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能源技术)集中供暖。

【问题】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南方供暖的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新浪微博参与调查的人数最多。
    B.几项调查结果显示的支持人数都超过了七成,说明南方冬季供暖是人心所向。
    C.从三个调查结果看,参与“地方站”调查的民众对南方供暖的支持率最低。
    D.从“地方站”的调查结果看,部分有供暖需求的人还没有安装供暖设备。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南北供暖线是特殊背景下的权宜之策,现在已经不符合人民的生活需求。
    B.网上各种“段子”的出现,说明了人们对于“南北供暖线”已深恶痛绝。
    C.南方集中供暖之所以困难重重,主要因为南方墙体薄等建筑特点不利于保温。
    D.专家们反对南方集中供热,也考虑到一些地方政府、用户的经济承受力因素。
    E.污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等新能源技术因具有适合分散供暖的特点而受到青睐。
    9.第四则材料认为:南方适合采用“分户或分栋的分散供暖模式”,请结合其他几则材料简述其理由。(4分)

【参考答案】
    7.A
    【解析】现代快报只有投票比例,不能确知参与调查的具体人数,所以无法得出“新浪微博参与调查人数最多的结论。
    8.AD
    【解析】B项,“深恶痛绝”用词过重:C项,“南方墙体薄”只是原因之一,文中没有它作为“主要原因”的依据:E项,“新能源技术”的优点主要是能避免“能源消耗”而不是“分散供暖”。
    9.(4分)【参考答案】因为南方需要供热的面积大、冬季时间短、建筑物墙体薄以及很多楼盘建造时并没有集中供暖设计等原因,南方如果实行“集中供暖”,将会出现“能源消耗”过多、能源浪费过大、政府及用户经济压力过大等问题。(2分)而分户或分栋的分散式采暖一方面能节约能源,另一方面也能使用户节省用度:而且,分散式采暖也较灵活,避免了因冬季时间短而造成的能源浪费。(2分)
    【解析】材料四中提到南方应该使用适合南方特点的供暖模式。由于南方冬季温度不是很低,非常适合采用各类热泵技术供暖,这些技术适合分户或分栋的分散供暖方式。这种供暖方式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减少能耗,还能使用户节省用度。材料三也提到“不能把集中供热盲目照搬到秦岭淮河以南,不然对能源耗是个巨大威胁”。具体表现在:南方需要供暖的住宅面积约70亿平米,且南方建筑特点被认为不利于保温,将带来更大能耗:南方冬季短,投资巨大的集中供热设施将大部分时间空闲:南方要集中供暖,必须进行大规模热源、输送管道建设,以及房屋改造,成本极高。综合以上原因可得出南方更适合采用“分户或分栋的分散供暖模式”。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敲铜锣的孩子
  • 下一篇:太祖之世岁有事西域中原官吏多聚敛自私而官无储偫近臣别迭等因
  • 【推荐文章】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

  • 夜泊牛渚怀古

    【原文】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

  • 闲居春尽

    【原文】 闲居春尽① 白居易 闲泊池舟静掩扉,老身慵出客来稀。 愁因暮雨留教住,春...

  •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

    【原文】 木兰花令 梧桐叶上三更雨 苏轼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蕈...

  • 定风波

    【原文】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

  • 偶来

    【原文】 偶来 顾炎武① 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②老一丘。 赤米白盐犹自足,青山绿...

  • 【最新文章】

  •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 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
  • ①风俗是什么呢?它既不是纯粹的物质,又不是
  • 旧燕
  • 有一种瓷器,以一抹纤①(A.qiān、B.xiān)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 夜游宫
  • 古渡口,古河州
  • 朴素美在绘画中显现出独特的风格。中国画的布
  • 说宫
  • 罐头人生
  • 孤独的守望
  • ①温序字次房,太原祁人也。仕州从事。建武二
  • 论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