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神话是上古人类智慧的遗存,是世代相传的集体

发布时间:2021年7月21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7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0201  浏览:

【原文】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神话是上古人类智慧的遗存,是世代相传的集体记忆。因此,要真正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和人类的精神密码,应从神话的源头一一开始。
    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神话原生性地表达着民族精神中最稳固、最恒定的部分,承载着一个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在《诸神纪》里,无论是“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的创世大神盘古,还是在“四极废,九州裂”的情形下“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大母神女娲,或者“诛凿齿,杀九婴,缴大风,断修蛇,禽封稀,上射九日”的大羿,都体现了一种不畏艰险、为了人类福祉而自我牺牲的悲剧意味和崇高之美。正是凭借不畏艰险的生存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延续几千年不绝,并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作为族群意志的民族精神、民族传统之外,神话还与“人类内心底层的问题,人类内在的奥秘”相关。神话学大师坎贝尔曾指出,读神话可以发现人类许多的共通之处:人类需要呼唤久违的神性,需要借由神话以接近永恒,需要透过神话以洞悉生命的奥秘。与史家和儒家典籍中被历史化的温文尔雅、“伟光正”的诸神形象不同,《诸神纪》里描绘的上古诸神大多充满野性之美和伟岸之力:喜欢追着自己尾巴跑的混沌、半人半蛇的女娲、虎齿豹尾的西王母、铜头铁额的蚩尤……这些朴素的形象和他们身上那种气吞山河、震天撼地的力量体现了先民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对自然、生命、神性之力的崇拜和讴歌。阅读这样本然面目的上古神话,可以体会原始先民深厚的情感体验,从而缓释压力,抚慰心灵创伤,找到生命的动力。而中国上古智慧通过作者的“掰扯”,得到了生动而又不乏深度的呈现:混沌神话所体现的中国人“混融无间”的宇宙观,上古神树的故事背后体现的中国人“万物有灵”的自然观,南楚大司命神话背后体现的“方生方死,生死一体”的生命观等。
    可以说,中国古代神话拥有高远而深刻的文化内质和精神内涵,理应成为一种优秀的国民文化教育资源。身逢一个科技理性至上的时代,神话始终“为人类提供着返归自身的航向与能力”(叶舒宪)。神话是我们的根,离开了神话的民族,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安泰,失去了大地之根的滋养和护佑,生命终将委顿。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历程中总有神话相伴;愿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能从神话中找到前行的动力和勇气。这是《诸神纪》的作者奉献给这个世界的美好心愿。
    (摘编自闵艳芸《中国上古神话我们的文化基因——读严优<诸神纪>》)

【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神话表达最稳固、最恒定的民族精神,承载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
    B.《诸神纪》中所写的神话人物都具有不畏艰险、舍己为人的悲剧意味和崇高之美。
    C.女娲、西王母、蚩尤等上古诸神,多充满野性之美和伟岸之力,想象力汪洋恣肆。
    D.中国古代神话因其高远深刻的文化内质和精神内涵,而理应成为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从宏观角度概述了神话的价值及意义,统领第二、三段的分述。
    B.文章分析了神话对于认知民族文化、满足人类精神需求两方面的价值与意义。
    C.文章主体部分综合运用引用、举例、对比等手法,分析由近到远、由表及里。
    D.文章结尾引用叶舒宪的看法,揭示了神话深远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收束全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上古神话经世代相传、集体记忆的过程,蕴含着先人智慧与我们的文化基因。
    B.中华文化有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特质,这种特质只存在于悲剧英雄的身上。
    C.中国上古神话是解决人类内心深处的问题的根本,可以帮助现代人找到精神动力。
    D.只有充满野性之美和伟岸之力的上古诸神,才会具备气吞山河、震天撼地的力量。

【参考答案】
    1.D
    【解析】A项,顺序颠倒,“最稳固、最恒定的民族精神”错,应是“民族精神中最稳固、最恒定的部分”;B项,范围扩大,“都”错,应为盘古、女娲、大羿;C项,偷换主语,“……等上古诸神……想象力汪洋恣肆”错,是“先民”想象力汪洋恣肆。
    2.C
    【解析】“由近到远”错,由认知民族文化到满足人类精神需求不是由近到远的关系,而是由特殊到一般的关系。
    3.A
    【解析】B项,“只存在于”说法绝对;C项,程度过重,“根本”的说法错,原文只是说“神话还与‘人类内心底层的问题,人类内在的奥秘’相关”;D项,说法绝对,未考虑其他时期的神及英雄人物。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尊重事实 坚持真理
  • 下一篇:
  • 【推荐文章】

  •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原文】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

  •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原文】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姚合①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

  • 望岳

    【原文】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 游子吟 题李凝幽居

    【原文】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

  • 水仙子·寻梅

    【原文】 水仙子 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

  • 送凌十一①归长沙

    【原文】 送凌十一①归长沙 曾国藩 昨日微雨送残秋,落叶东西随水流。 世间万事皆前...

  • 【最新文章】

  •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神话是上古人类智慧的遗存
  • 和少年朋友探讨人生的两个话题
  • 斗虎
  • 【甲】秦王谓唐雎曰 【乙】上①尝欲遣人使朔
  •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 “指甲速度”何以引发9级地震
  • 苍茫中原
  • 当前,网络文学作品的确存在质量【 】的现象
  •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 郭宗皋,字君弼,福山人。嘉靖八年进士。选庶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
  • 谒金门·春半
  • 一横挑起千钧担,一竖擎起一片天,一撇踢开拦
  • 父母的养老
  • 猕猴桃的奇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