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秋雨夜眠

发布时间:2021年7月31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白居易  文章ID:50470  浏览:

【原文】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诗歌首句,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未见风雨,就已觉寒意袭人,这就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色彩。
    B.领联的“卧迟”体现了老翁的特性,睡眠少,宁可闲坐养神而不喜早睡,免得夜间睡不着:颈联写老翁三秋之夜就要烤火,正说明他怕冷、体衰。
    C.尾联与首句遥相呼应,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一个“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只是反映出了老年人年纪大而怕冷的特性。
    D.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仕途、境遇,但景与人关合,尤其“霜叶满阶红”一句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从树木想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
    (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解答】
    1.C
    2.安闲清静的老翁形象。颔联“卧迟”写老翁年老睡眠少,不喜早睡;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却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年老体衰的老翁形象。颈联写燃料经夜化为灰烬,夜已过去,老翁却“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睡觉,体现了老翁的体衰、闲散。孤寂淡泊的老翁形象。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漫不经心地看“霜叶满阶红”,突出了老翁的闲散无事、孤寂淡泊。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C选项“只是反映出了老年人年纪大怕冷的特性”错误,“寒”也写出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失望,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时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分点说明、概括,再分析诗人通过形象所寄寓的感情。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结合着注释逐联分析诗人的形象。首联直接点出老翁的特点“安闲”;颔联,抓住“卧迟”和“睡美”进行分析;颈联,抓住“香添暖被笼”进行分析;尾联抓住“晓晴寒未起”进行分析。解答时,先概括出人物的形象特点,再进行分析。
    【点睛】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和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在理解人物形象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的描写及侧面、环境描写的烘托渲染来概括入物的特点要结合作者的处境和写作背景,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
    【点评】略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中书令安抟之孙。少好学,弱冠入南
  • 下一篇:夏衍的报告文学,数量上【 】,质量上也参差不齐,但它对中国报
  • 【推荐文章】

  •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原文】 虞美人 有美堂赠述古 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

  • 题八咏楼

    【原文】 题八咏楼 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

  • 二月二日

    【原文】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

  • 鹧鸪天·赠驭说高秀英

    【原文】 鹧鸪天 赠驭说高秀英① (元)王恽 短短罗袿淡淡妆,拂开红袖便当场。掩翻...

  • 咸阳城西楼晚眺

    【原文】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①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 溪云初起日沉...

  • 北陂杏花①

    【原文】 北陂杏花① 王安石 一陂②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③...

  • 【最新文章】

  • 金陵史痴翁名忠,字廷直。能诗,又能为新声乐
  •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 最近一段时间,5G商用正式启动让相关【 】驶
  • 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方式,在中
  • 海上旅游威胁海洋生态
  •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 流苏
  • 臧孙母者,鲁大夫臧文仲之母也。文仲将为鲁使
  • 题八咏楼
  • 影响大脑发育的基因
  • 夏后相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
  • 广厦阔屋,连闼通房。人之所安也,鸟入之而忧
  • 断章
  • 宋江就忠义堂上与众弟兄商议立梁山泊之主。吴
  • 春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