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晔,字日华,其先京兆人。唐末丧乱,曾祖岳挈族之荆南谒高季兴
作者:未知 文章ID:50664 浏览:
【原文】
邵晔,字日华,其先京兆人。唐末丧乱,曾祖岳挈族之荆南谒高季兴,不见礼,遂之湖南。晔幼嗜学,耻从辟署。太平兴国八年,擢进士第,解褐,授邵阳主簿,改大理评事、知蓬州录事参军。时太子中舍杨全知州,性悍率蒙昧,部民张道丰等三人被诬为劫盗,悉置于死,狱已具,晔察其枉,不署牍,白全当核其实。全不听,引道丰等抵法,号呼不服,再系狱按验。既而捕获正盗,道丰等遂得释,全坐削籍为民。晔代还引对,太宗谓曰:“尔能活吾平民,深可嘉也。”赐钱五万,下诏以全事戒谕天下。景德中,假光禄卿,充交阯安抚国信使。会黎桓死,其子龙钺嗣立,兄龙全率兵劫库财而去,其弟龙延杀钺自立,龙廷兄明护率扶兰砦兵攻战。晔驻岭表,以事上闻,改命为缘海安抚使,许以便宜设方略。晔贻书安南,谕朝,廷威德,俾速定位。明护等即时听命,奉龙廷主军事。初,诏晔俟其事定,即以黎桓礼物改赐新帅。晔上言:“怀抚外夷,当示诚信,不若俟龙廷贡奉,别加封爵而宠赐之。”真宗甚嘉纳。使还,改兵部员外郎,赐金紫。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俄判三司三勾院,坐所举季随犯赃,晔当削一官,上以其远使之勤,止令停任。大中祥符初,起知兖州,表请东封,优诏答之。及遣王钦若、赵安仁经度封禅,仍判州事,就命晔为京东转运使。封禅礼毕,超拜,刑部郎中。四年,改右谏议大夫、知广州。州城濒海,每蕃舶至岸,常苦飓风,晔凿内濠通舟,飓不能害。俄遘疾卒,年六十三。(节选自《宋史·邵晔传》,有删改)
【问题】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B.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C.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D.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日华,邵晔的字。古人名与字在意义上形成关联,“晔”意思是光明灿烂,与日华相符。
B.岭表,岭,特指大庾岭等五岭;表,“外”的意思,指方位上的“北”,岭表就是岭北的意思。
C.三司,古代的官署制度,历代有所不同。宋代的“三司”是指盐铁司、度支司和户部司。
D.封禅,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祭祀天地的典礼;“封”“禅”分别为祭天、祭地。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邵晔志在科举,拒绝征聘委任。他幼年就爱好学习,以到官署做官为耻,凭借考中进士走上仕途,担任过邵阳主簿、大理评事、蓬州录事参军等一系列职务。
B.邵晔明察案情,深得皇帝嘉许。太子中舍杨全任蓬州知州时制造冤狱,邵晔洞察其情,劝他进行核实,后来真正盗贼落网,被枉者获释,宋太宗对此赞许。
C.邵晔安抚交阯,谨慎处理边事。他出任交址安抚国信使时,恰逢交阯内部发生事变,他将有关情况禀告皇上,皇上充乡放权,邵晔恰当地处理了交阯事变。
D.邵晔上勤国务,亦能下忧民事。他任兖州知州,建议皇上封禅泰山,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广州知州,主持开凿内濠,使海外船舶靠岸时避免飓风之害。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全不听,引道丰等抵法,号呼不服,再系狱按验。
(2)晔贻书安南,谕朝廷威德,俾速定位。
10.邵晔因何事受到皇帝的处理?又是因为什么得到皇帝的宽恕?处理结果怎样?(3分)
【参考答案】
6.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本题句意为:当初邵晔受命出使时,借得官钱八十万,用于购买私人拜会所用的物品,等到为安抚时,已偿还了其中的一半,余下的都下诏令加以免除。他曾经进献《宜州山川》等四图,颇为详细地述说了守备的要领。“假”为“借”的意思,与“官钱八十万”构成动宾关系,排除A项。“余”做“皆诏除之”的主语更合理,排除B项。“四图”做“上”的宾语,下句省略“四图”更合乎文言句式的省略特点,排除D项。
7.B【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B项,“表指方位上的‘北’,岭表就是岭北的意思”表述有误。表,指的是方位“南”,岭表是岭南的意思。
8.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项,“以到官署做官为耻”曲解文意,根据文本“晔幼嗜学,耻从辟署”可知,应为“以被官府征聘做官为耻”。
9.(1)杨全并不采纳,传讯张道丰等伏法,(他们)哀号呼喊不服判决,再次被关进牢狱查验案情。(2)邵晔致信安南,晓以朝廷的声威盛德,使其迅速确定首领。
10.邵晔因自己举荐的季随贪赃枉法而受到皇帝处理,他因为又不远千里出使的功绩,得到皇帝的宽恕,最终只被停止任职。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理解、概括的能力。根据文本“坐所举季随犯赃,晔当削一官,上以其远使之勤,止令停任”。可知,邵晔因自己举荐的季随贪赃枉法而受到皇帝处理,他因为不远千里出使的功绩,得到皇帝的宽恕,最终只被停止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