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五月的北平

发布时间:2021年8月12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张恨水  文章ID:50761  浏览:

【原文】
    五月的北平
    张恨水
    ①能够代表东方建筑美的城市,在世界上,除了北平,恐怕难找第二处了,描写北平的文字,由国文到外国文,由元代到今日,那是太多了,要把这些文字抄写下来,随便也可以出百万言的专书。现在要说北平,那真是一部廿四史,无从说起。若写北平的人物,就以目前而论,由文艺到科学,由最崇高的学者到雕虫小技的绝世能手,这个城圈子里,也俯拾即是,要一一介绍,也是不可能。
    ②北平的五月,那是一年里的黄金时代。任何树木,都发生了嫩绿的叶子,处处是绿荫满地。枣树开花了,在人家的白粉墙头,送出兰花的香味。北平春季多风,但到五月,风季就过去了。市民开始穿起夹衣,在不暖的阳光里走。
    ③北平的房子,大概都是四合院。这个院子,就可以雄视全国建筑。洋楼带花园,这是最令人羡慕的新式住房。可是在北平人看来,那太不算一回事了。北平所谓大宅门,哪家不是七八上十个院子?哪个院子里不是花果扶疏?这些院子里,除了石榴树、金鱼缸,到了春深,家家由屋里度过寒冬搬出来。而院子里的树木,如丁香、西府海棠、洋槐、刺槐、枣树、榆叶梅,也都成人家普通的栽植物,这时,都次第地开过花了。尤其槐树,不分大街小巷,不分何种人家,到处都栽着有。在五月里,你如登景山之巅,对北平城作个鸟瞰,你就看到北平市房全参差在绿海里。这绿海大部分就是槐树造成的。
    ④在一个中等人家,正院子里可能就有一两株槐树,或者是一两株枣树,在五月里,下过一回雨,槐叶已在院子里着上一片绿荫。白色的洋槐花在绿枝上堆着雪球,太阳照着,非常的好看。枣子花是看不见的,淡绿色,和小叶的颜色同样,而且它又极小,只比芝麻大些,所以随便看不见。可是它那种兰蕙之香,在风停日午的时候,在月明如昼的时候,把满院子都浸润在幽静淡雅的境界。北平人又爱随地种草本的花籽,这时大小花秧全都在院子里拔地而出,全表示了欣欣向荣的样子。
    ⑤北平这个地方,实在适宜于绿树的点缀,而绿树能亭亭如盖的,又莫过于槐树。在东西长安街,故宫的黄瓦红墙,配上那一碧千株的槐林,简直就是一幅彩画。在古老的胡同里,四五株高槐,映带着平正的土路,低矮的粉墙。行人很少,在白天就让人觉得其意幽深,更无论月下了。在古庙门口,红色的墙,半圆的门,几株大槐树在庙外拥立,把低矮的庙整个罩在绿荫下,那情调是肃穆典雅的。在伟大的公署门口,槐树分立在广场两边,好像排列着伟大的仪仗,又加重了几分雄壮之气。
    ⑥当承平之时,北平人所谓“好年头儿”,在这个日子,也正是故都人士最悠闲舒适的日子。在绿荫满街的当儿,卖芍药花的平头车子整车的花蕾推了过去。卖冷食的担子,在幽静的胡同里叮当作响,敲着冰盏儿,这很表示这里一切的安定与闲静。公园里绿叶如盖,什刹海中水碧如油,随处都是令人享受的地方。【但是这一些,我不能、也不愿往下写】,现在,这里是邻近炮火边沿,对南方人来说这里是第一线了。北方人吃的面粉,三百多万元一袋;南方人吃的米,卖八万多元一斤。穷人固然是朝不保夕,中产之家虽改吃糙粉度日,也不知道这糙粮允许吃多久。街上的槐树虽然还是碧净如前,但已失去了一切悠闲的点缀,人家院子里,虽是不花钱的庭树,还依然送了绿荫来,这绿荫在人家不是幽丽,乃是凄凄惨惨的象征。谁实为之?孰令致之?我们也就无从问人。《阿房宫赋》前段写得那样富丽,后面接着是一叹:“秦人不自哀!”现在的北平人,倒不是不自哀,其如他们哀亦无益何!
    ⑦好一座富于东方美的大城市呀,他整个儿在战栗!好一座千年文化的结晶呀,他不断的在枯萎!呼吁于上天,上天无言;呼吁于人类,人类摇头。其奈之何!
    注:本文作于1948年。

【问题】
    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日常琐事,通过以小见大都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爱恋及对其饱受战火威胁的哀叹之情。
    B.在作者眼里,北平这座古城底蕴深厚,它的建筑可以作为东方建筑的最佳代表,它的人才众多且遍布各领域。
    C.在结尾,作者把北平视为生命体,形象地写到北平在不断地枯萎,通过写北平的呼吁,以别样的角度,展现北平的困境。
    D.张恨水散文朴实中见细腻,在作者笔下,极小的枣花、极大的四合院都显得非常清晰,如在眼前,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8.文章通过描写北平的景物,写出了五月的北平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9.在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不能、也不愿往下写”?(6分)

【参考答案】
    7.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中,A项,“对其饱受战火威胁的哀叹之情”错误,《故都的秋》中没有表达对北平的饱受战火威胁的哀叹之情。故选A。
    8.五月的北平是生机勃发、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四合院里花果扶疏、欣欣向荣;碧槐掩映,槐荫遍布全城,典雅而美丽。(6分,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次,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本题首先找到描写北平景物的语句,在第3、4、5段,然后分层概括北平的特点:“北平的五月,那是一年里的黄金时代。任何树木,都发生了嫩绿的叶子,处处是绿荫滿地。枣树开花了,在人家的白粉墙头,送出兰花的香味”“哪个院子里不是花果扶疏……而院子里的树木,如丁香、西府海棠、洋槐、刺槐、枣树、榆叶梅,也都成人家普通的栽植物……这绿海大部分就是槐树造成的”“可是它那种兰蕙之香……把满院子都浸润在幽静淡雅的境界……全表示了欣欣向荣的样子”概括出四合院里花果扶疏、欣欣向荣;“北平这个地方,实在适宜于绿树的点缀……简直就是一幅彩画……在白天就觉得其意幽深,更无论月下了。在古庙门口……那情调是肃穆典雅的。在伟大的公署门口……又加重了几分雄壮之气”概括出碧槐掩映,槐荫遍布全城,典雅而美丽。
    9.这句话在文中起过渡(承上启下)作用(2分),作者在对北平的美丽、悠闲进行了精练的概括后(2分),用一句“但是这一些,我不能、也不愿往下写”,表达了作者对北平乃至全中国处于战争状态的忧虑,对穷人朝不保夕、人民哀亦无益的现实的悲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重点语句的含义和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先要读文本,分析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主旨。再将句子还原到文章中,根据“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作用。本题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结构上,“但是这一些,我不能、也不愿往下写”起过渡作用,总结上文“在这个日子,也正是故都人士最悠闲舒适的日子”“这很表示这里一切的安定与闲静,公园里绿叶如盖,什刹海中水碧如油,随处都是令人享受的地方”,引出了下文“现在,这里是邻近炮火边沿,对南方人来说这里是第一线了”“好一座富于东方美的大城市呀,他整个儿在战栗!好一座千年文化的结晶呀,他不断的在枯萎!呼吁于上天,上天无言;呼吁于人类,人类摇头。其奈之何”,对北平乃至全中国处于战争状态的忧虑,表达了作者对穷人朝不保夕,人民哀亦无益的现实的悲叹。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期间,铁矿砂、钢材、原油、原木、天然
  • 下一篇:秦州杂诗(其一)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