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徐鹿卿,字德夫。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嘉定十

发布时间:2021年8月19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0963  浏览:

【原文】
    徐鹿卿,字德夫。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嘉定十六年,廷试进士,有司第其对居二,详定官以其直抑之,犹置第十。调南安军学教授。【张九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立养士纲条,学田多在溪峒,异时征之无艺,农病之,鹿卿抚恤,无逋租者。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惟学宫免,曰:“是无挠我者。”
    真德秀守泉,辟宰南安。既至,首罢科敛之无名者,明版籍,革预借,决壅滞,达冤抑,邑以大治。德秀寻帅闽,疏其政以劝列邑。岁饥,处之有法,富者乐分,民无死徙。会岳珂守当涂,制置茶盐,自诡兴利,横敛百出,商旅不行,国计反屈于初。命鹿卿核之,吏争窜匿。【鹿卿寬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珂辟置贪刻吏开告讦以罔民没其财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囚之半岁。】鹿卿悉纵舍而劝以其余分,皆感泣奉命。鹿卿言罢浮盐经界碱地,先撤相家所筑,就捕者自言:“我相府人。”鹿卿曰:“行法必自贵近始。”卒论如法。丞相史弥远之弟通判温州,利韩世忠家宝玩,籍之,鹿卿奏削其官。
    初,鹿卿檄衢州推官冯惟说决婺狱,惟说素廉平,至则辨曲直,出淹禁。【大家不快其为,会乡人居言路,乃属劾惟说。】州索印纸,惟说笑日:“是犹可以仕乎?”自题诗印纸而去。衢州郑逢辰以缪举,鹿卿以委使不当,相继自劾,且共和其诗。御史兼二人劾罢之。及知泉州,改赣州,皆辞。丞相杜范遗书日“直道不容,使人击节。君不出,岂以冯惟说故耶?惟说行将有命矣。”鹿卿乃出。鹿卿居家孝友,喜怒不形,恩怨俱泯,宗族乡党,各得欢心。居官廉约清峻,毫发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谥清正。
    (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二十四》)

【问题】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珂辟置贪刻吏/开告讦以罔民/没其财/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囚之半岁
    B.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珂辟置贪刻吏/开告讦以罔民/没其财/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囚之半岁
    C.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珂辟置贪刻/吏开告讦以罔/民没其财/民李土贤有稻二千石/囚之半岁
    D.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珂辟置贪刻吏/开告讦以罔/民没其财/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囚之半岁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廷试,又称“御试”“殿试”“廷对”等,是唐、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最高一级。廷试在殿廷上举行,由皇帝亲发策问,乡试中选者始得参与。
    B.学宫,即学校。“学宫”一词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与后世经常使用的“辟雍”一词意义相同,是周天子设立的大学,专门用来教授国子和贵族子弟。
    C.科敛,科,本义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敛,指收集、征收。科敛意为按规定条文或假借名目向百姓摊派费用,凑集或搜刮钱粮、丁口等。
    D.谥,是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物,在去世之后被朝廷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鹿卿擅长文学,晓通经史。后辈求学之人都争相以他为师。他曾于嘉定十六年参加廷试,并考中进士,原本名列第二,但详定官因其文字直露而贬为第十。
    B.徐鹿卿治理有方,心忧百姓。在南安任职时,因之前征赋没有准则,徐鹿卿抚恤民众,罢免征赋。后又罢免没有名目的科敛负担,革除预借,其县邑大治。
    C.徐鹿卿不畏权贵,执法公允。在撤去相府所筑浮盐界限时,即使被捕者自称是相府人,他仍然依法处罚。丞相的弟弟以权谋私,被徐鹿卿奏请削夺了官职。
    D.徐鹿卿廉洁正直,重视气节。为官廉洁清正,一分一毫都不乱拿。因冯惟说廉洁断案受到牵连,自己奏请免职。后对委任泉州、赣州的任命也都辞不就职。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九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
    (2)大家不快其为,会乡人居言路,乃属劾惟说。

【参考答案】
    6.B
    7.A
    8.B
    9.(1)张九成曾因为正道直行被贬谪居家,徐鹿卿选择他的言行,刻印在学校来把它作为准则。(2)卿大夫权贵对他的所作所为感到不高兴,正值同乡位居言官,于是嘱请(同乡)弹劾冯惟说。
    【6题详解】
    “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的主语为“鹿卿”,是并列谓语,所以要在其后分别断句,排除AC;“罔民”是的意思是“欺骗陷害百姓”,为固定词语,应在其后断句。
    译文:徐鹿卿宽定其期限,亲自审查,全部了解了实情。岳珂征聘贪官酷吏,揭人隐私陷害百姓,没收他们的财产,平民李士贤有稻谷二千石,被囚禁了半年。
    【7题详解】
    A项,“乡试中选者始得参与”错。应为“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
    【8题详解】
    B项,曲解文意。从文中第二段“真德秀守泉,辟宰南安。既至,首罢科敛之无名者,明版籍,革预借,决壅滞,达冤抑,邑以大治”可以看出徐鹿卿在南安任职时,首先就罢免了没有名目的科敛负担,确定了户籍,取消预借,解决各种积压的问题,平反冤屈,其县邑大治;“岁饥,处之有法,富者乐分,民无死徙。会岳珂守当涂,制置茶盐,自诡兴利,横敛百出,商旅不行,国计反屈于初。命鹿卿核之,吏争窜匿”可以看出,逄歉收之年,处理得当,富有的愉快地分出财物,民众没有饿死、流亡的。岳珂驻守当涂,担任茶盐制置使,诡称为国谋利,横征暴敛花样百出,商旅不敢通行于此地,国家收入反不如当初。朝廷命徐鹿卿核实这件事,官吏争相逃窜隐匿。所以是“先罢免没有名目的科敛负担,革除预借,其县邑大治”,然后“因之前征赋没有准则,徐鹿卿抚恤民众,罢免征赋”。
    【9题详解】
    赋分点:(1)以:因为;摭:选取、摘取;诸:之于。(2)快:高兴;居言路:担任言官;属:通“嘱”,嘱咐。
    参考译文:
    徐鹿卿,字德夫。知识广博,通晓经史,以擅长文学闻名于乡里,后辈求学之人争着以他为师。嘉定十六年,参加进士廷试,有关官员根据他的策对决定他名列第二,详定官因其文章直露而加以贬低,结果名列第十位。(徐鹿卿)调任南安军学(担任)教授。张九成曾因为正道直行被贬谪居家,徐鹿卿选择他的言行,刻印在学校来把它作为准则。(徐鹿卿)建立培养人才的纲常条纪,学田多分布在溪峒,从前征赋没有准则、限度,农民为此感到困苦不堪,徐鹿卿抚恤民众,结果再没有了拖欠租赋的情况。后来盗贼作乱,围绕城邑的屋字皆被毁坏,只有学宫幸免,徐鹿卿说:“这里没有谁会来扰乱我们的。”
    真德秀担任泉州知州,征召他担任南安县令。到职后,首先就罢免了没有名目的科敛负担,确定了户籍,取消预借,解决各种积压的问题,平反冤屈,其县邑大治。真德秀不久担任福建路长官,疏列他的政绩,来劝勉各县。逄歉收之年,处理得当,富有的愉快地分出财物,民众没有饿死、流亡的。适逄岳珂驻守当涂,担任茶盐制置使,诡称为国谋利,横征暴敛花样百出,商旅不敢通行于此地,国家收入反不如当初。朝廷命徐鹿卿核实这件事,官吏争相逃窜隐匿。徐鹿卿宽定其期限,亲自审查,全部了解了实情。岳珂征聘贪官酷吏,揭人隐私陷害百姓,没收他们的财产,平民李士贤有稻谷二千石,被囚禁了半年。徐鹿卿将他们全部释放回家,劝他们将余财分给贫民,他们都感泣涕零,奉命而行。徐鹿卿倡议罢去为占用浮盐所筑的盐碱地界限,先撤相府所筑的界限,被捕者自己说:“我是相府人。”徐鹿卿说:“执法一定得从权贵亲信开始。”最后还是依法处罚。丞相史弥远的弟弟担任温州通判,贪求韩世忠家传的珍宝玩物,(想办法)登记没收了它,徐鹿卿奏请削夺了他的官职。
    起初,徐鹿卿(写信函)邀请衢州推官冯惟说来婺州断狱案,冯惟说素来廉洁公正,到后则辨别曲直,释放了一些长期监禁关押的人。卿大夫权贵对他的所作所为感到不高兴,正值同乡身居谏官之职,于是嘱请(同乡)弹劾冯惟说。州官索要告发冯惟说的表册文书,冯惟说笑道:“这还可以做官吗?”自已在表册文书上题诗后离开了。衢州郑逢辰因错误地举荐了人,徐鹿卿因为委任使者不当,两人相继自己奏请免职,又相互和诗酬唱。御史把他们二人弹劾、罢免。后朝廷任命他为泉州知州,改任赣州知州,都辞不就职。丞相杜范送书信给他说:“直道不能被人所容,使人击节叹息。你不出任就职,难道是因为冯惟说的缘故吗?冯惟说即将有新的任命.了。”徐鹿卿于是才出来任职。徐鹿卿居家忠孝友睦,喜怒不表露于形,恩怨都能不计不言,宗族亲属,乡里党人,都得欢喜之心。担任官职廉洁、简约、清正、严峻,一分一毫都不乱拿,仅有一栋草庐遮挡风雨。谥号“清正”。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桐庐境内,峰峦竞秀,江河争流,山与水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清幽殊
  • 下一篇:雨中再赋海山楼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