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吴融《华清宫》 崔橹《华清宫》

发布时间:2021年8月28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1128  浏览:

【原文】
    华清宫①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疵,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宫
    崔橹
    草遮回磴绝呜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注释]①华清官:唐代宫名。故址在今西安市临潼区骊山上。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建汤泉宫,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大加扩建,改名华清官。

【问题】
    12.①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吴诗“四郊”二句,是说寒冷的冬季,大雪纷飞,乌云密布,但只有落在华清宫中的雪即刻就融化了,点出了宫内与宫外的不同。
    B.吴诗“绿树”二句,写华清宫内的绿树和碧绿的门帘相映,没有谁知道外面的天气已非常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宫内气候的赞美之情。
    C.崔诗“草遮”一句,写用石头修得整齐的磴道因御驾匿迹而格外冷清,杂草已将石磴掩盖,与吴诗中的华清官形成鲜明反差。
    D.崔诗“明月”二句,诗人描绘了多情的明月,虽然依旧出没其间,但玉阑纵存,已无人相依,突出了荒凉寥落的氛围。
    ②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吴诗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宫外宫内两个不同的世界进行比较,揭露了唐朝统治者不顾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继续在宫中过着奢侈生活的丑恶现象。
    B.崔诗先写华清宫白天的景色,荒草丛生,寂无声息,宫中之树,直插云霄;再写夜间之景,以“明月自来还自去”比喻诗人孤寂的心境,情景相称,诗的韵味更加浓郁。
    C.吴诗以讽刺见长。开头两句,一个“飞”字,突出雪大风猛,一个“暗”字,更显雪意正浓,接着轻描宫中“落旋干”的景象,此句不着议论,讽喻之情自在诗外。
    D.崔诗“云树深深碧殿寒”句形象地描绘了宫中树木高入云端,碧绿依然的景象,但一个“寒”字,把宫中富贵繁华,珠歌翠舞,锦衣玉食一扫而空,使其充满寒冷的气氛。
    13.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选材角度、表达技巧方面都有不同之处,试就其中的一点做具体分析。(3分)
    答:

【参考答案】
    12.(6分,每小题3分)
    ①B(诗歌所表达的并非“赞美之情”,而是对统治者腐朽生活的“喷恨之情”。)
    ②B(“明月自来还自去”,不是比喻诗人孤寂的心境,而是巧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因历史巨变而引发的苍凉之感。)
    13.(3分)
    答题要点:①正确指出两首诗在思想内容、选材角度、表达技巧等方面的一点不同之处。(1分)
    ②紧扣两首诗的某一点进行具体分析。(2分)(分析恰切,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
    思想内容:①作品感情基调不同:吴诗以讽刺为其写作主旨,“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揭露了唐朝统治者奢侈生活的丑恶现象,表达了诗人愤恨的感情。崔诗“云树深深碧殿寒”则流露的是一种感伤的情调。
    选材角度:②取材的角度不同:吴诗取材于华清宫兴盛之时。那时,四郊飞雪,严寒逼人,但华清官全无一丝寒意,而是一派春的气息,宫外宫内形成强烈反差。崔诗则取材于天宝之乱以后的华清官。磴道冷清,杂草已将道石遮没,曾经热闹非凡、温暖如春的华清官,现在是一片狼藉,一派死气。今昔对比,置读者于悲凉氛围之中。
    表达技巧:③作品的表达技巧各有侧重:吴诗主要用了对比手法。诗人将宫外之况与宫内之景进行对比。宫外,暗云压城,雪花如卷,天寒地冻,草木枯瑟,而宫内只见雪飘之形,不见雪堆之景,树林郁郁葱葱,楼阁碧帘垂地。深刻揭露唐朝统治者腐朽的生活。崔诗则运用夸张“云树深深碧殿寒”、拟人“朋月自来还自去”以及寓情于景的写法(答出其中一种即可),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春夜别友人
  • 下一篇:①“意象”的前身为象,源于《易》(《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
  • 【推荐文章】

  • 春夜别友人

    【原文】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

  • 野渡

    【原文】 野渡 [清]张謇 野静河流阔,芦梢一向风。 船趋①绳力健,水啮岸根空。 村栅...

  • 水口行舟

    【原文】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

  • 送人之军

    【原文】 送人之军 贺知章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

  • 江亭晚望

    【原文】 江亭晚望 宋之问 浩渺浸云根,烟岚出远村。 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 望水...

  • 忆秦娥·咏桐

    【原文】 忆秦娥 咏桐 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 【最新文章】

  • 春夜别友人
  • 山水画,从真正诞生之时起便与中国哲学中最核
  • 裱画徐
  • 我认为一个健康的中国,需要一个健康的文艺市
  • (6)在《卖油翁》中作者引用一个成语来形容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一带一路”青少年和平友好发展国际联盟是中
  • “八卦研究”别亵渎了学术
  • ①在一定条件下,朦胧比清晰更富美感。古人云
  • 唐宋古文运动
  • 野渡
  • ①文天祥屯潮阳,邹沨、刘子俊皆集师会之,遂
  • 你们一家人来到南通科技馆。三大展厅以下信息
  • 灵岩
  • 木兰花慢·游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