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
作者:姜夔 文章ID:51247 浏览:
【原文】
暗香①
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②。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③,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①辛亥冬,此人应邀到范成大的石湖别墅作客,投主人之雅好,作《暗香》《疏影》二曲。该词为其一。②何逊:南朝梁诗人。曾作《咏春风》诗。在扬州时,居处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后来他由洛阳再赴扬州访梅,却彷徨终日,不能成章。③江国:指江南水乡。
【问题】
①对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上阕“旧时月色”至“不管清寒与攀摘”五句,写月下梅边吹笛的情景,引起了此人对美好往事的回忆。
B.“何逊而今渐老”一下四句,词人以何逊自比表明自己诗情锐减,但眼前竹映疏梅花,冷香浮动,撩起了诗人的情思。
C.下阕“江国”至“夜雪初积”四句,写远方之人折梅投赠,因路遥积雪,无从寄达,词人顿觉冷清寂寞。
D.“翠尊易泣”“红萼无言”两句,诗人托物寄情,将深婉的相思之情移于“翠尊”“红萼”之上。
E.结句“几时见得”,包含了两层意思:梅花落了何时再开,故人分别重逢。言外有意,韵味深长。
②这首词即景言情,感慨今昔,追怀旧游。上阕主要运用了【 】和【 】的表现手法。(2分)
③“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中的名句,请从炼字和意境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答:【 】
【参考答案】
①(4分)A(均为回忆之句) C(诗人欲折梅投赠,并非远方之人))
②(2分)虚实结合(对比)(1分) 用典(1分)
③(4分)答案:“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人回忆当年西湖繁梅盛开的情景。一个“压”字,写出了梅之繁盛,令人赏之不尽。(1分)“寒碧”则写出了湖水的清冷似冰,澄澈如玉。(1分)千树红梅与寒冷碧波相互映照,冷峻中透着热烈。(1分)显示出旧时情景之美好,更衬出今日思念之情深。(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