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暗香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
作者:姜夔  文章ID:51247  浏览:

【原文】
    暗香①
    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②。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③,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①辛亥冬,此人应邀到范成大的石湖别墅作客,投主人之雅好,作《暗香》《疏影》二曲。该词为其一。②何逊:南朝梁诗人。曾作《咏春风》诗。在扬州时,居处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后来他由洛阳再赴扬州访梅,却彷徨终日,不能成章。③江国:指江南水乡。

【问题】
    ①对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上阕“旧时月色”至“不管清寒与攀摘”五句,写月下梅边吹笛的情景,引起了此人对美好往事的回忆。
    B.“何逊而今渐老”一下四句,词人以何逊自比表明自己诗情锐减,但眼前竹映疏梅花,冷香浮动,撩起了诗人的情思。
    C.下阕“江国”至“夜雪初积”四句,写远方之人折梅投赠,因路遥积雪,无从寄达,词人顿觉冷清寂寞。
    D.“翠尊易泣”“红萼无言”两句,诗人托物寄情,将深婉的相思之情移于“翠尊”“红萼”之上。
    E.结句“几时见得”,包含了两层意思:梅花落了何时再开,故人分别重逢。言外有意,韵味深长。
    ②这首词即景言情,感慨今昔,追怀旧游。上阕主要运用了【    】和【    】的表现手法。(2分)
    ③“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中的名句,请从炼字和意境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答:【    】

【参考答案】
    ①(4分)A(均为回忆之句)    C(诗人欲折梅投赠,并非远方之人))
    ②(2分)虚实结合(对比)(1分)    用典(1分)
    ③(4分)答案:“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人回忆当年西湖繁梅盛开的情景。一个“压”字,写出了梅之繁盛,令人赏之不尽。(1分)“寒碧”则写出了湖水的清冷似冰,澄澈如玉。(1分)千树红梅与寒冷碧波相互映照,冷峻中透着热烈。(1分)显示出旧时情景之美好,更衬出今日思念之情深。(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世主有先生者,有后生者,有不生者。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
  • 下一篇:现在有这么多人写博客,可能和寻求自我治疗有关。科学家以及文字
  • 【推荐文章】

  • 回乡偶书

    【原文】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 梅花

    【原文】 梅花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

  • 临江山·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原文】 临江山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

  • 寒食

    【原文】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勘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

  • 虞美人

    【原文】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

  • 霜天晓角

    【原文】 霜天晓角 (南宋)高观国 春云粉色。春水和云湿。试问西湖杨柳,东风处、几...

  • 【最新文章】

  • 材料一:9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2018年中国国际
  • 鼓岭遇雨
  • 《白鹿原》是一部亦因亦革、继往开来的现实主
  • 【甲】A的全生涯与中国民众的命运有不可分离
  • 读书人是幸福人
  •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乙
  • 日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
  •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是指沿长江附近的经济圈,
  • ⑥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
  • ②《红星照耀中国》中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
  • ⑤孟子心中的大丈夫形象是“【 】,【 】,【
  • 古典之殇
  • 科幻小说诞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一般人最
  • 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七年,授直隶乐亭
  • 沉醉东风·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