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青玉案·元夕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4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辛弃疾  文章ID:52189  浏览:

【原文】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①,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②,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③处。
    注释:①花千树:形容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②蛾儿、雪柳、黄金缕:妇女的头饰。③阑珊:黯淡、零落。

【问题】
    1.《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是指阴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从唐代起,在元宵夜就有【    】的风俗,也称【    】节。(2分)
    2.清代作家【    】的作品《【    】》里的元宵节,比春节更隆重,小到英莲走失,大到元春省亲,平民灶火也好,贵族家庆也罢,让我们品出了这个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的文化内涵。(2分)
    3.元宵节是正月里一个重要节日,当天往往举行闹花灯、猜灯谜活动,猜中灯谜,既彰显了自己的智慧,又平添了节日的快乐。请你猜猜以下灯谜,把答案写在横线上。(3分)
    谜题:赤兔马,走千里。(打一元代剧作家)
    谜底:【    】
    谜题: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词语)
    谜底:【    】
    谜题:十五的月亮悬庭前。(打一北京历史文化遗迹)
    谜底:【    】
    4.下列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中,描写元宵节的一项是(3分)
    A.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C.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D.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5.《青玉案·元夕》上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具体描述。(4分)
    6.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如何达到第三境界。(5分)

【参考答案】
    1.赏灯(观灯、挂灯、放灯、猜灯谜等)    灯(2分)
    2.曹雪芹    《红楼梦》(2分)
    3.马致远    公正    圆明园(3分)
    4.C(3分)
    5.(4分)答案要点:比喻1分,内容2分,语言1分。
    6.(5分)答案要点:①确立学习目标(2分)
    ②持之以恒,执着追求(2分)
    ③达成学习目标(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清明 郊行即事
  • 下一篇:余若水先生传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