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清明 郊行即事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3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2185  浏览:

【原文】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注,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此句出自《孟子》,是说有一个齐国人每天外出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余下的酒饭,回家后洋洋自得,竟然向妻妾夸口说是权贵请自己吃饭。
    郊行即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问题】
    18.《清明》诗中“士甘焚死不公侯”一句表现了介子推的名利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    】,【    】”两句也表现出相近的态度。(2分)
    19.下列诗句中,与“人乞祭余骄妾妇”一句所使用表现手法相同的两项是(4分)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B.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E.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0.两首诗都描写了清明时令的郊野景象,但呈现的氛围与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结合诗句进行比较。(4分)
    21.现在的清明节是古代上巳节(农历三月三日)、寒食节与清明节气融合的结果,汇聚了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综合《介夫传》、两首宋诗和链接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分条概括。(8分)
    【链接材料一】
    ①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旧俗以介推焚骸,国人哀之,至其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犯之则雨雹伤田。
    ②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链接材料二】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唐王维《寒食城东即事》)
    【链接材料三】
    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已。世族之祭扫者,于祭品之外,以五色纸钱制成幡盖,陈于墓左。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参考答案】
    1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分)
    19.CE(4分)
    20.【答案示例及评分参考】《清明》诗中的郊野上蓬蒿满地,荒芜的坟冢与盛开的桃李构成对比,流露出诗人对世事无情的感慨。《郊行即事》诗中的郊野则桃红柳绿,春意盎然,展现了诗人珍惜春光、尽情游乐的兴致。每诗氛围与情感各1分,共4分。
    21.【答案要点】①对介子推节操的敬重纪念。②敬畏自然,敬畏神灵。③慎终怀远(缅怀祖先,追思逝者)。④珍惜美好春光,融入自然。⑤尽情欢乐,享受健康生活。
    【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8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满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介夫传
  • 下一篇:青玉案·元夕
  • 【推荐文章】

  • 观社

    【原文】 观社 杨万里 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 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

  • 满江红·小住京华

    【原文】 满江红 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

  •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原文】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

  • 九江口作

    【原文】 九江口作【注】 王昌龄 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 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原文】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原文】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先①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

  • 【最新文章】

  • 稻草人(节选)
  • 人为什么喜欢冲动购物?
  • ①“民胞物与”是宋明理学奠基者之一的张载提
  •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一项国家工程,语言资
  • 秦观《鹊桥仙》 谢薖《鹊桥仙》
  • 父母的心思
  • 申泮文:一生两个“主题词”
  •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
  • 涉务
  • ①最近几年来,我在许多文章中和发言中,都宣
  • 回望科学史上的异端
  • 二姥姥
  • 观社
  • 安塞腰鼓
  • 我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