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未战之时,先料将之贤愚,敌之强弱,兵之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7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2324  浏览:

【原文】
    材料一
    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未战之时,先料将之贤愚,敌之强弱,兵之众寡,地之险易,粮之虚实。计料已审,然后出兵,无有不胜。法曰:“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
    汉末,刘先主在新野,三往求计于诸葛亮。亮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辅,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淝,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冑,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    )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    )?诚如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后果如其计。
    (取材于刘基《计战》)
    材料二
    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
    (取材于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问题】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计料已审    审:审阅
    B.则名微而众寡    名:名望
    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资:资助
    D.内修政治:    修:治理
    10.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百姓(    )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    )?
    A.则    矣
    B.其    哉
    C.何    也
    D.孰    乎
    11.材料二中“今为君计”中的“计”,与下列成语中的“计”,意思相近的一项是(3分)
    A.计穷力竭
    B.不计名利
    C.国计民生
    D.计日程功
    12.请把文中画线句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辅,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1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先主”是作者对刘备的敬称,因其时代有别,其人已逝,故称“先”。
    B.诸葛亮称刘备“将军”,因为刘备手握重兵并且已经收复了荆益之地。
    C.刘备做过豫州牧,古人敬称中可以称官职,因此鲁肃称刘备为“豫州”。
    D.“荆州”古称江陵,是九州之一,位于长江中游两岸,为江汉平原腹地。
    14.刘备向诸葛亮问计,诸葛亮是怎样阐述的?请分条概括。(5分)
    1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在刘基看来,用兵之道的根本在于作战之前要拥有充足的粮草和兵力。
    B.刘备曾三次向诸葛亮求计,诸葛亮对天下形势进行了全面深刻地分析。
    C.鲁肃自称诸葛瑾之友,目的是与诸葛亮拉近关系,从而取得他的信任。
    D.在当阳长坂,鲁肃与刘备会面,表达孙权希望联合刘备共济大业之意。

【参考答案】
    9.A(3分)
    10.D(3分)
    11.B(3分)
    12.(4分,每句2分)
    ①地势险要,百姓归附,贤能之人都愿意辅佐他,这可以结为盟援,而不可以图谋他。
    ②吴巨是个平庸的人,又处在偏远的郡地,很快被人呑并,难道能够依靠吗?
    13.B(3分)
    14.(5分)总说天下大势;曹孙两大枭雄不可与之争;荆州、益州的地理及现实形势;刘备的身份是帝胄;提出具体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A(3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大凡用兵作战的法则,都是把战略谋划放在首位。没有开战之前,先要判明将帅是贤明还是愚钝,敌人力量是强大还是弱小,兵员数量是众多还是寡少,战区地形是险峻还是平坦,粮草供应是困乏还是充足。把敌我双方这些情况都判断清楚了,然后再出兵攻战,便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判断敌情实际,研究制胜计划,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是高明将帅指导战争所必须掌握的法则。”
    东汉末年,刘备驻兵于新野时,曾三次亲往诸葛亮处,请教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计。诸葛亮对他说:“从董卓专权乱政以来,豪杰之士纷纷乘机起兵称雄一方,而地跨州郡的割据者多得数不胜数。曹操同袁绍相比,则是名望低微,兵力弱小,然而曹操终能战胜袁绍,由弱者变为强者,这不只是天时有利,也是人的谋划正确。如今曹操已经拥兵百万,并且挟制皇帝而向诸侯发号施令,这实在是不可同他直接较量的。孙权占有江东地区,其统治已历三世,那里地势险要,百姓归附,贤能之人都愿意辅佐他,这可以结为盟援,而不可以图谋他。荆州北有汉水、淝水作屏障,南至海边有丰富资源可供利用,东连吴郡、会稽郡,西通巴郡、蜀郡。这里是用兵的战略要地,但其统治者刘表却无力守住它。这大概是上天资助给将军的吧,将军可有意于此吗?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广大,是天然富饶之地,汉高祖(刘邦)就是靠这里而成就了帝业。现在,益州牧刘璋昏暗无能,张鲁又在北边与之作对,尽管这里人口众多、资源富庶,但因其不知爱抚民众,致使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英明的君主。将军既是汉室的后代,且又信义显扬四海,广交天下英雄,求贤如饥似渴,倘若占领荆、益二州,控扼险要,西与诸族和睦为邻,南面抚绥夷越人民,对外结盟孙权,对内修明政治;天下形势一旦发生变化,就伺机派遣一员大将率领荆州部队向南阳、洛阳地区进军,而将军则亲率益州之兵北出秦川,所过地区的百姓谁还不担着丰盛酒食来迎接将军呢!确实能做到这样,那么,统一大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统治就可以复兴了。”刘备说:“讲得太好啦!”后来的实践,果然是按照诸葛亮的谋划进行的。
    材料二:
    (鲁肃)到夏口,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发,(于是)日夜兼程,等到了南郡,刘琮已投降曹操,刘备向南撤退,鲁肃直接去迎他,与刘备在当阳县长坂坡相会。鲁肃转达孙权的意思,(和他)讨论天下大事的势态,表示恳切慰问的心意,并且问刘备说:“刘豫州现在打算到哪里去?”刘备说:“我和苍梧太守吴巨有老交情,打算去投奔他。”鲁肃说:“孙讨虏为人聪明仁惠,敬重、礼待贤才,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顺、依附他,已经占据了六个郡,兵精粮足,足够用来成就大业。现在为您筹划,不如派遣亲信主动去结好东吴,以共建大业。(但是您)却打算投奔吴巨,吴巨是个平庸的人,又处在偏远的郡地,很快被人吞并,难道能够依靠吗?”刘备很高兴。鲁肃又对诸葛亮说:“我是子瑜的朋友。”两个人随即(也因子瑜的关系)交了朋友。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江东避乱,是孙权的长史。刘备采纳了鲁肃的计谋,率兵进驻鄂县的樊口。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中国的书法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它是具体的造型艺术,通过点画的
  • 下一篇:赠将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