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赠将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7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王质  文章ID:52325  浏览:

【原文】
    赠将【1】
    [宋]王质
    问讯山东窦长卿,苍苍云外且垂纶【2】。流水落花都莫问,等取,榆林【3】沙月静边尘。
    江面不如杯面阔,卷起,五湖烟浪【4】入清尊。醉倒投床君且睡,却怕,挑灯看剑忽伤神。
    注释:【1】已从官场归隐的王质听说好友窦将军意欲归隐,写此词相赠。
    【2】垂纶:指隐居或退隐。
    【3】榆林:在陕西北部,地临沙漠,北宋时防御西夏的边防重镇。
    【4】五湖烟浪:指范蠡载西施泛舟五湖的故事。

【问题】
    16.本词的词牌名是(1分)
    A.如梦令
    B.定风波
    C.菩萨蛮
    D.浣溪沙
    1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读“苍苍云外且垂纶”一句,我们仿佛看见一个在茫茫云天之外安静垂钓的闲人。
    B.“榆林沙月静边尘”中饱含作者对友人的希望:希望他能够在边防重镇建立战功。
    C.“江面”一句中,江面”与“杯面”指出世、入世,“不如”表达作者对二者的取舍。
    D.“挑灯看剑”一句,表现了作者的军旅生活十分单调,夜不能寐时,常常抚剑遣愁。
    18.“五湖烟浪入清尊”一句运用了范蠡西施五湖泛舟的典故,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相同写作手法的两句是(4分)
    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B.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C.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王勃《滕王阁序》)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E.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19.有人评价此词“以理遣情,展开内心情与理之矛盾”。请结合诗句,对此加以简析。(6分)
    20.读完本词后,将此对联补充完整。(2分)
    上联:一首《赠将》,颇显词人劝勉之意。
    下联:【    】。

【参考答案】
    16.B(1分)
    17.D(3分)
    18.BE(4分)(选对一项2分,多选不给分)
    19.(6分)“静边尘”包含作者希望窦将军建功立业之意;醉倒且投床睡去,表明作者理解窦将军不能杀敌被闲置,因而意欲归隐的苦闷之情,但即便现在没有机会建功立业,也要暂且忍耐;“江面”“杯面”代指出世、入世两种生活,作者特别强调窦将军应把“五湖烟浪”卷入“清尊”之中,不要急于归隐,要有忧国伤时的情志,还要以国事为重。(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0.(2分)示例:两行热泪,尽倾将军报国之情。(符合对联基本要求1分,与上联内容呼应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未战之时,先料将之贤愚,敌之强弱,兵之
  • 下一篇:细雨探花瑶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