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2016年视为火星移民探索的启程之年。2016年8月23日,中
作者:未知 文章ID:52720 浏览:
【原文】
材料一
很多人把2016年视为火星移民探索的启程之年。2016年8月23日,中国国防科工委“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启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9月28日,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墨西哥召开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推出了用于人类火星移民的“星际运输系统”,并做了“让人类变成多星球物种”的主题演讲。10月11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在CNN网站发表文章称:“为了翻开美国太空探索的新篇章,我们已经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把人类送上火星。”
人类探索宇宙,总是与其自身的危机有关。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在人类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离开摇篮,移民其他星球。而火星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然而【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在1969年第一次踏足月球之后,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很快陷入了停滞,其中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健康问题可能正是原因之一。
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适应火星重力对于人类来说绝非易事。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这主要也是出于对健康的考虑。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18个月,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在太空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中。这种来自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难抵御,它们可以穿透层层防护,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一份来自加州大学的报告显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包括老年痴呆、失忆、焦虑、抑郁,同时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但是无论如何,为了生存,人类必须离开地球。在20亿年以内,即使人类没有自我毁灭或是遭遇地球周期性的物种灭绝,太阳燃烧状态的变化也将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太阳在最终熄灭之前,会逐渐发亮、膨胀,直至膨胀到地球轨道。在这一切发生之前,人类必须逃离太阳系,或许那时失去了故乡的人类只能生活在茫茫的太空之中。
(取材于苗千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相信未来,并且开始研究未来,这股热潮正愈演愈烈。人类科技的发展一直处于加速之中,技术精英们愿意相信人类正处在技术爆发的节点上,各种如梦幻般的想象正徐徐成为现实。而站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来看,人类文明的出现和繁荣可能只是地球周期性物种大灭绝之间的一朵浪花。对于一个物种来说,美好的未来或许在于更适应环境的进化,而对于地球生物的总体而言,最美好的未来可能在于躲过几百万年一次的生物大灭绝。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其说是奔向理想中的人间天堂,不如说是在重重危险之中的弦歌不辍,为自身寻找一丝生机。
人类面向未来、探索宇宙,就需要适应前所未有的生存环境,通过游戏进行练习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游戏精神”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时代精神:把生活中的困难或是遇到的不同阻碍,看作是游戏中的“打怪”,把克服困难看作是“过关”。现代人的这种“游戏精神“之中带有一种乐观和顽强,同时也含有最终必将“通关”的信心。坚信未来必定会更好,一个美好的结尾正在游戏终点等待着我们。虽然游戏是虚拟的,但是虚拟世界对于现实世界的作用比想象中更加强烈,比如社交网络上的交流方式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现实中的相处方式,网络上的“点赞之交”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交规范。网络化、电子化的社交,是否可能在亿万年之后,当人类文明遍布星际之时,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交方式?
爱因斯坦说过:“我从不担心未来,它到来得足够快。”关心未来、意识到未来的存在,是高等智能生命所独有的能力。我们逐渐认识到,未来是由无数的现在拼接而成的。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目前的处境,学会在奔向未来的过程中面对种种机会和危险。
(取材于《科学》杂志和美国航空航天局相关报道)
材料三
如果我们有准确预知未来的能力,必定不会像今天这样,浸泡在广泛和普遍的焦虑中。未来是可以预知的吗?
人类历史早期对未来的预测往往与占卜、星相学、巫术等联系在一起。即使到了16世纪末,人们都还预测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只会使教会和皇室变得更强大。18世纪的大多数分析家并不认为蒸汽机的发明将彻底改变农业经济。19世纪的一些主要观察家认为,电气的前途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照亮街道。哪怕有些人曾在20世纪初预见到潜艇、飞机、电影、广播和电视的发明,但却没有人(包括凡尔纳)认为这些事物可以改变大英帝国当时的统治格局。20世纪末,很少有人预料到,个人电脑和网络技术将如此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到了现代,科技似乎给了我们更多自信。技术精英不断宣告着“未来已来”,从凡尔纳的海底环游到菲利普·迪克的神经漫游,无数想象中的“未来”正通过技术变成现实。从人工智能、脑科学、克隆技术、虚拟现实、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到太空旅行,我们以科技的乐观主义创造着“未来”。另一方面,生态灾难、末日想象,又让我们质疑,未来是否会更好?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们虽然多次登上月球,但并没有把人类的足迹向更遥远的宇宙深处推进。我们本应造出会飞的汽车,但最终得到的只有140个字符的微博。不过,现在硅谷的一些人,再次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太空探索和星际旅行。
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永恒的终结》里,用数学家的思维逻辑推论,“人类往往会选择最安全、最中庸的道路,群星就会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梦。”他又指出,人类的未来“不是追求永恒时空与绝对的安全,不是将自己禁锢在安全的牢笼中,而是开启人类的无限时空——继续人类文明无限冒险的历程,向宇宙中拓展,开拓银河帝国”。
(取材于蒲实的相关文章)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人类未来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30年的某一天,中国的科学探测器从火星发回探测报告。
B.21世纪后半叶,美国宇航员在火星上进行科学探索。
C.22世纪,人类乘坐“星际运输系统”移民火星,成为“多星球物种”。
D.23世纪,人类在外星文明的入侵中取得最终胜利。
2.下列不能证明“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的一项是
A.人类对火星表面重力的适应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B.在国际空间站上,女性宇航员受到的宇宙射线辐射多于男性。
C.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易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
D.宇宙射线可能会对大脑造成长期损害,并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3.根据材料二,对下列对加点词语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热潮:指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并研究未来。
B.浪花:比喻人类文明将会避开地球周期性生物大灭绝。
C.人间天堂:比喻人类追求的美好幸福生活。
D.弦歌不辍:指人类文明勇于冒险,不断进步。
4.根据材料二,下列最能准确表达“游戏精神”的一项是
A.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B.知其不可而为之
C.不患寡而患不均
D.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5.如果用诗句说明材料二最后一段的寓意,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6.对材料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如能够预知未来,我们就可以减少焦虑。
B.预言未来曾经与占卜等迷信活动联系在一起。
C.16世纪对活字印刷术的作用的预测是正确的。
D.只追求安全,会阻碍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未来已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科幻小说中对未来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
B.乐观主义让我们质疑未来是否会更美好。
C.科技进步使得我们创造出了会飞的汽车。
D.硅谷的技术精英正在进行外太空旅行。
8.请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人类决心探索太空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2.B
3.B
4.D
5.B
6.C
7.A
8.要点一:与自身(地球)危机有关,是为了人类的生存。要点二:关心未来,研究未来,相信未来必定美好。要点三:意识到未来可以由科技创造,而人类的未来在于开拓宇宙。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D项,“人类在外星文明的入侵中取得最终胜利”错误,原文“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没有说“最终胜利”,选项无中生有。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干要求回答“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的理由,而选项B的内容是男女宇航员空间站受到的辐射的不同,和题干无关,答非所问。
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词语含义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根据文意作答,选项B,从“浪花”所在句子“而站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来看,人类文明的出现和繁荣可能只是地球周期性物种大灭绝之间的一朵浪花”可见是说“文类文明的时间短”。
4.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词语含义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根据文意作答,此题根据文意“现代人的这种‘游戏精神’之中带有一种乐观和顽强,同时也含有最终必将‘通关’的信心”,“游戏精神”强调的是“乐观和顽强”,A项,是宿命论,B项,缺乏“乐观”;C项,和“乐观”“顽强”无关。
5.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主要考文意的概括。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从“我从不担心未来,它到来得足够快”,意思是要珍惜时间,努力工作。B项“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6.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C项对应材料三第二段,整段列举的都是当时预测错误的事例,因此选C。
7.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中词语的含义,要求分析“未来已来”的含义,根据后文的内容“无数想象中的‘未来’正通过技术变成现实”应该之“科幻小说中对未来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
8.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概括的范围是全文,要求从三则材料中分析,根据三则材料的中的中心句“但是无论如何,为了生存,人类必须离开地球”“学会在奔向未来的过程中面对种种机会和危险”“未来是可以预知的吗?”“而是开启人类的无限时空——继续人类文明无限冒险的历程,向宇宙中拓展,开拓银河帝国”概括原因,注意重点词语“为了人类的生存”“相信未来必定美好”“人类的未来在于开拓宇宙”。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首先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概括段意,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句子,从这些段落或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