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新城道中》(其二)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8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苏轼  文章ID:53232  浏览:

【原文】
    《新城道中》①(其二)
    苏轼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②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③。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④。
    注:①宋仁宗熙宁四年辛亥(公元1071年)苏轼任监官告院。御史以杂事诬奏苏轼过失,轼不自辩,乞外任避之。四月,除通判杭州,十一月到任。此诗写于1073年春天,诗人出巡察所领各属县。②散材:语出《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lì)社树……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③旆(pèi)钲:收兵的号令。④耦(ǒu)耕,指二人并耕。此处暗用《论语》中孔子令子路向隐者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问题】
    14.以下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扣题,用笔简洁,既概括写出作者山行之思,又勾画出诗人山行之态。
    B.颔联以“散材”“疲马”自况,写出自己对官场倾轧的厌倦和对未来仕途的担心。
    C.颈联话题一转,既写出春雨后茶农的喜悦,又表明自己作为父母官之清贫。
    D.尾联中的“歧路”一语双关,明写山行迷路的事实,暗中透露出归隐之意。
    15.“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一联,于叙述描写中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B.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杜甫《羌村》)
    C.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王维《渭川田家》)
    D.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白居易《杜陵叟》)
    16.古人评论此诗的艺术特色时说:“铸语神来”之笔,“常人得之便足以名世。”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第二联或第四联作简要阐述。

【参考答案】
    14.C
    15.C
    16.①“铸语神来”是说苏轼这首诗文句精彩,其语言表达有如神助;“常人得之便足以名世”是说普通人能有这样的诗句,就可以在世间扬名了。②第二联中“散材”、“疲马”,运用比喻的手法,都是作者自况,“搜林斧”,比喻朝廷中的小人对自己的迫害。即使任官在外,作者也在担心随时可能飞来的横祸降临。“卷旆钲”一句写自己就像那久在沙场冲锋陷阵的战马,早已疲惫不堪,很想听到鸣金收兵的休息讯号。这一联形象地表明作者对政治斗争、对复杂的官场感到厌倦。(或者:表明作者对自己目前这样悠然自在的生活感到惬意。)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赵襄子以晋阳之城霸,智伯以三晋之地擒,湣王以大齐亡,田单以即
  • 下一篇:龙袍郑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