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风流子·京口怀古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6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曹贞吉  文章ID:53649  浏览:

【原文】
    风流子·京口怀古
    曹贞吉
    三山围铁瓮,孙郎后,今古几英雄?忆北府参军【1】,寄奴王者,金戈铁马,横据江东。凌歊【2】上,歌风追汉帝,置酒宴群公。一代伟人,龙行虎步,十年征战,洛下关中。
    只今凭吊处,佛狸祠下路,烟树冥濛。为念寻常巷陌,社鼓连空。算碻磝【3】战地,几多白骨。金焦名胜,两点青峰。惟见惊涛满眼,东去匆匆。
    注释:【1】北府参军:指刘裕,他曾在北府兵中任参军。【2】凌歊:指凌歊台,相传是刘裕称帝后所建。【3】碻磝:古地名。

【问题】
    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凌歊上”三句,写刘裕在凌歊台上大宴群臣,气势远远超越当年的汉帝。
    B.“佛狸祠”“社鼓”“战地”几个时空交错的意象,传达出作者深刻的思考。
    C.作者身处京口古城,不禁感慨万千,由现实追忆历史,再由历史回到现实。
    D.本词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脱化而来,于旧词中翻出新意。
    13.下列对词中写景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三山围铁瓮”一句,点明京口独特的地理形势,气势雄浑。
    B.“烟树冥濛”以树木依旧茂盛反衬世事兴衰,令人感慨草木无情。
    C.“两点青峰”中“点”字传神地表现出青峰在旷远天地间显得小了。
    D.结尾寓情于景,将沉郁的情思寄托于奔涌东去的江水,引人深思。
    14.本词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写到了历史人物刘裕。请概括两首词中刘裕的形象有什么共同之处,并比较两首词写这个人物的用意有何不同。(6分)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参考答案】
    12.(3分)A
    13.(3分)B
    14.(6分)参考答案:
    两首词中的刘裕都是英勇善战、开国建业的英雄形象。曹词写刘裕意在表现英雄辉煌战绩最终成为历史陈迹,寄寓了兴亡之慨,同时抒发了一将功成万骨枯之叹,重在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辛词写刘裕借以表达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不满,同时抒发英雄的仰慕之情和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渴望。
    【评分参考】“形象”2分,“用意”4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四川省宋瓷博物馆有一件国宝级文物——南宋龙泉青瓷荷叶盖罐。
  • 下一篇: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
  • 【推荐文章】

  • 渔家傲

    【原文】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

  •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原文】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

  • 登幽州台歌

    【原文】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秋兴八首(其五)

    【原文】 秋兴八首①(其五) 杜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

  •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

    【原文】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 陈师道 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 小市张灯归意...

  • 从军行

    【原文】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

  • 【最新文章】

  • 材料一:4月26日,麦青锡发布了基于银联交易
  • 粥品如人品
  • 清明祭祖先,中秋盼团圆……中国人的各种感情
  • (5)写木兰征途遭遇寒冷天气的诗句是“【 】
  • 1930年,是胡适来到这个世界的第40个年头。按
  • 盛唐之音本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拿诗来说,
  • 近日,吴庆龙博士与合作的国际科研团队在《科
  • 美感与快感
  • 被饥饿燃烧的人们
  • 9月16日,参加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的代表
  • 2019年,中国将迎来第70个生日。70年dǐ①(A
  • 渔家傲
  •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 自然是无限的,人类的文明创造也同样是无限的
  • 没有批评的文艺不是完整的文艺,没有批评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