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有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6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3661  浏览:

【问题】
    16.《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有一段文字,高鹗对曹雪芹的原稿进行了修改。有人认为从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来看,这样改并不好。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将十六出俱已看完。但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黛玉笑道:“果然有趣。”(曹雪芹稿)
    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已看了好几出了。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黛玉笑着点头儿。(高鹗稿)

【参考答案】
    16.(6分)答案示例:
    同意“这样修改不好”的看法:因为这段文字是“宝黛共读西厢”情节(1分)。曹雪芹原稿要突出林黛玉聪明。(1分)黛玉用“果然有趣”来回答宝玉的问话,表现出他们有共同一致的性格、理想及审美趣味,(1分)用“共读《西厢》”来表现二人叛逆性格和宝黛纯真爱情这一主题。(1分)而高鄂的修改,体现不出林黛玉的聪明,也与后面“虽看完了,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矛盾。(1分)“黛玉笑着点头儿”只表明她认可宝玉的观点,不能体现出他们志趣、性格一致的特点。(1分)
    不同意“这样修改不好”(即认为高鹗修改是可以)的看法:高鹗的修改也有他的道理。这段文字是“宝黛共读西厢”情节(1分)。在高鹗看来,林黛玉当时的年龄,在不到一顿饭的工夫,读完《西厢》是不可能的。(1分)所以用了现实主义手法,客观描写人物。(1分)同时用“点头不语”来体现林黛玉作为贵族小姐的含蓄、矜持的特点,(1分)也表现出她对宝玉的观点心悦诚服的心理状态。(1分)高鹗的修改只是客观描写了宝黛共读《西厢》这件事,没有加入主观思想情感。(1分)
    【评分说明:6分,按照答案中分项给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在社会交际中,我们引用古文表达思想情感,会显得特别文雅。比如
  • 下一篇:改成排比句:你的微笑是治疗我伤痛的一剂良方。绝望中看到了你的
  • 【推荐文章】

  • 胡杨“卓尔不群”的雄奇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问题】 胡杨 卓尔不群 的雄奇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条陈述。 (1)【 】 (2...

  • 写出“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的意思;

    【问题】 写出 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的意思;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对孙叔敖智...

  • 陆游《诉衷情》中“尘暗旧貂裘”的“暗”有什

    【问题】 陆游《诉衷情》中 尘暗旧貂裘 的 暗 有什么表达效果?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

  • 24.从中学所学古典诗词中举一个恰当的例子补

    【问题】 24.从中学所学古典诗词中举一个恰当的例子补写在下面画线处。要求所举例子...

  • 仔细观察下面的画,结合原画附诗,叙述画面所

    【问题】 22.仔细观察下面的画,结合原画附诗,叙述画面所表现的事,(不超过80字)...

  • 过年是中国人不肯放弃的传统,可是,当下“年

    【问题】 过年是中国人不肯放弃的传统,可是,当下 年味 却越来越淡。请结合以上三则...

  • 【最新文章】

  •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
  • “诚斋”是杨万里的【 】,在《好事近》中还
  • 胡杨“卓尔不群”的雄奇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 《答虔倅俞括奉议书》作者以“孙氏、刘氏”的
  •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曾记否,【
  • ④《窦娥冤》[滚绣球]中直接指责和痛斥统治者
  •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
  • 贺裳《载酒园诗话》说“韦真有旷达之怀,柳终
  •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归纳概括孔子对于“
  • 袁枚《随园四记》中,概括“是数宜者”中的“
  • 荷花淀派以【 】为代表。(横线处填入作家名
  • 《画树法》一文谈“画树法”,请简要分析文章
  • 《画树法》中,用自己的话说明画山林树木之难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奖牌的“中国文化元素”主
  • 《菊》这篇文章选自《闲情偶记》,然而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