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予幼奉庭训,早游文学,年在纨绮,便受古文尚书。每苦其辞艰琐,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3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4127  浏览:

【原文】
    予幼奉庭训,早游文学,年在纨绮,便受古文尚书。每苦其辞艰琐,难为讽读。虽屡逢捶挞,而其业不成。尝闻家君为诸兄讲春秋左氏传,每废书而听。逮讲毕,即为诸兄说之。因窃叹曰:“若使书皆如此,吾不复怠矣。”先君奇其意,于是始授以左氏,期年而讲诵都毕。于时年甫十有二矣。所讲虽未能深解,而大义略举。父兄欲令博观义疏,精此一经。辞以获麟己后,未见其事,乞且观余部,以广异闻。次又读《史》、《汉》、《三国志》。既欲知古今沿革,历数相承,于是触类而观,不假师训。自汉中兴已降,迄乎皇家实录,年十有七,而窥览略周。
    但于时将求仕进,兼习揣摩,至于专心诸史,我则未暇,洎年登弱冠,射筑*登朝,于是思有余闲,获遂本愿。旅游京洛,颇积岁年.公私借书,恣情批阅。至如一代之史,分为数家,其杂记小书,又竞为异说,莫不钻研穿凿,尽其利害。加以自小观书,喜谈名理,其所悟者,皆得之襟腑,非由染习。故始在总角,读班、谢两汉,便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共责以为童子何知,而敢轻议前哲。于是赧然自失,无辞以时。其后见张衡、范晔集,果以二史为非。共有暗合于古人者,盖不可胜纪。始知流俗之士,难与之言。几有异同,蓄诸方寸。
    【注】①射策:应试。②谢:谢承,三国东吴人,著有《后汉书》

【问题】
    21.作者少年时废习《尚书》而改习《左传》的原因是:【    】(2分)
    22.从画线句可见史学研究工作的特点。下面几个成语中对此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韦编三绝
    B.披沙拣金
    C.寻章摘句
    D.穷形尽拍
    23.第一段表现作者读书涉猎之【    】;第二段侧重表现作者治学研究之【    】。(2分)
    24.根据文意,下面对者治学经历表述有误的一项的(    )(2分)
    A.幼年已开始读班固的《汉书》和谢承的《后汉书》
    B.十一岁跟随父亲学《左传》,仅一年就诵读完毕
    C.十七岁遍览“前四史“及汉中兴以前历代正史文献
    D.二十岁参加殿试进用于朝廷,才得以遂愿专心研究史学
    25.作者认为“流俗之士,难与之言”,于是“凡有异同,蓄诸方寸”。你是否赞同这种做法?请谈谈看法(4分)

【参考答案】
    21.(2分)兴趣.
    22.(2分)B
    23.(2分)博(广等)(1分)
    精(深、专等)(1分)
    24.(2分)C
    25.(4分)要点、理由(3分)语言(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
  • 下一篇:重新发现安徒生(节选)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