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芦苇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4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4214  浏览:

【原文】
    芦苇
    ①那些草从黑色的泥地里长出来,它们和地下的根一样,也是一节一节的,它们有着竹子一样修长的叶子,但是我的祖先却叫它们芦苇。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父亲告诉我,芦苇到秋天的时候,就开一大团一大团的白花,冬天的时候死去,第二年春天再活过来;而竹子不开花,竹子一开花就永远地死去了,再活不过来。
    ②我的故乡遍布这种叫芦苇的植物,它们成片成片地生长在村庄的周围,跟着一条叫蒲苇河的河流曲折蜿蜒,长成一大片茂密的芦苇荡。
    ③这些植物的年纪比我祖父还大,我的祖先还没有来的时候它们就已经在这儿生长了,一年死一次,一年生一次。它们把根深深地扎进黑色的泥土里,向四周肆意扩展,你拿一把铁锨随便找个地方挖下去,都会切着它们纤细的根。父亲犁地的时候就常常翻出来一两棵脆脆的白生生的苇根,那可是一块种了多少年的熟地啊。它们藏在地下,一有机会就冒出尖尖的头来,并且趁你不留神的工夫就迅速地生长成一棵挺拔的芦苇。这些根在土里就像千万只鸟在空中一样任意飞翔,占领着空间和泥土,织成一张巨大的网。我们整个的蒲苇桥村庄就坐落在这张大网上。这里到处都长满了芦苇和蒲草,我们的村庄就是以它命名的。父亲说,实际上我们都是蒲苇桥一棵一棵活着的芦苇,我们的根像芦苇一样深深地扎在大地上,我们永远离不开这黑色的泥土。父亲说这些话的时候,我还只是一个懵懂的少年,但是我隐约地觉出父亲是一位乡村哲学家,除他之外,我还没听谁说过人是一棵芦苇。
    ④地面是一个界点,芦苇在两个空间里生活。根向底下使劲扩展,死死地抓住泥土;茎则直直向上,抢占着地上的位置。芦苇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它一节一节地长着,就像我们进行一次长途的旅行,总要走一走歇一歇一样。每歇一次,它就挑起一把叶子做绿伞。我觉得芦苇更像一个人,抑或是人在冥冥之中学了芦苇。但人和芦苇是不一样的。一位哲人说,【    】。会思想是人比芦苇高明,但会思想也使许多人长得歪了,不能像芦苇一样正直地生长。人群中有歪心斜术之人,但谁见过一棵弯着生长的芦苇?
    ⑤芦苇一路直直地长下去,慢慢高过我们的头顶,我拨开苇丛走进去,后面的芦苇复又合拢,苇荡把我淹没了。这些细细的苇叶组织成了翠绿的空间。它们像一叶叶小舟,又像一队队纤柔的少女,这让我想起古老的歌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些长腿细腰的美人儿可就是我二十年中夜夜梦见的伊人?我顺手捋过一支细长的苇节,做成清脆的苇笛,这是芦苇的情歌,汩汩流淌,滋润着幸福的胸膛。
    ⑥我看见母亲的羊群走进了苇荡,苇荡里马上就绽开了洁白的花朵。苇荡里偶尔会有一小片芦苇稀疏的地方,这儿长满了丰茂的野草,有水稗子草,芨芨草,开白花的野荞麦和许许多多不知名的野草,母亲的羊群就在这儿吃草,神秘而又浪漫。
    ⑦这让我想起我的先人,他们一拨一拨地走进苇荡,最后睡在苇荡里滋养着芦苇,不知道我的身体能生出多少棵挺拔的芦苇?(选自《散文选刊》2003年第7期)

【问题】
    7、第③段中“这些根在土里就像千万只鸟在空中一样任意飞翔,占领着空间和泥土,织成一张巨大的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什么?(3分)
    8、根据文意理解,在第④段空格处,补写一句话:【    】。“我觉得芦苇更像一个人,抑或是人在冥冥之中学了芦苇。但人和芦苇是不一样的”一句,前面说“芦苇更像一个人”,后面又说“人和芦苇是不一样的”,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9、第⑤段《诗经·蒹葭》中诗句的引用,既写了芦苇的【    】之美,更体现出作者已把她看成诉说衷情的对象。(1分)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6分)
    A.文章的首段运用对比手法,将竹子放在芦苇的对立面上,是为了突出芦苇的顽强,展现其英勇不屈的气节。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运用了《诗经》“六义”中“兴”的手法。
    C.文中多次写到了“父亲”。通过这个具有哲学思想的人物,主要是让读者体会到“父亲”的伟大和“我”的幼稚。
    D.文章的结尾内蕴丰厚,“不知道我的身体能生出多少棵挺拔的芦苇”一句,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同时还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E.作者在文中托物寓意,写芦苇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写人,芦苇的品格也正是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的品格。
    F.缘于象征手法的运用,芦苇在作者的心目中已经有了情感,有了灵性。文章的思想内涵显得丰富而深厚。
    11、文章最后一段中“他们一拨一拨地走进苇荡,最后睡在苇荡里滋养着芦苇”一句,含蓄的语言揭示了【    】这一事实。(2分)
    12、根据文意,为芦苇写一段说明性的简介。(4分)
    答:

【参考答案】
    7、比喻和拟人,写出一个即可(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芦苇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或生命力的顽强)(2分)
    8、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大意对即可,“思想”是关键词)(1分)。不矛盾。(1分)说“芦苇更像一个人”是因为它生长的方式与人类有相似的地方;(1分)说“芦苇和人是不一样的”,是因为芦苇不会拐弯抹角,只会正直地生长;而人具有思想,但也会有歪心邪术。(1分)
    9、形态(纤柔)。
    10、A、C
    11、人类来自于自然,最终又将归结于自然。(2分)
    12、抓住说明的要点(文章所蕴涵的内容):属性,生态适应性,繁殖能力,形状特点,生长的环境条件……每一点一分,有三点即可,共3分;语言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①作为“人”学的儒学,要树立起以“仁”为至德的理想人格的标准
  • 下一篇:甲 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
  • 【推荐文章】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

  • 夜泊牛渚怀古

    【原文】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

  • 闲居春尽

    【原文】 闲居春尽① 白居易 闲泊池舟静掩扉,老身慵出客来稀。 愁因暮雨留教住,春...

  •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

    【原文】 木兰花令 梧桐叶上三更雨 苏轼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蕈...

  • 定风波

    【原文】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

  • 偶来

    【原文】 偶来 顾炎武① 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②老一丘。 赤米白盐犹自足,青山绿...

  • 【最新文章】

  •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 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
  • ①风俗是什么呢?它既不是纯粹的物质,又不是
  • 旧燕
  • 有一种瓷器,以一抹纤①(A.qiān、B.xiān)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 夜游宫
  • 古渡口,古河州
  • 朴素美在绘画中显现出独特的风格。中国画的布
  • 说宫
  • 罐头人生
  • 孤独的守望
  • ①温序字次房,太原祁人也。仕州从事。建武二
  • 论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