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夹竹桃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5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季羡林  文章ID:54297  浏览:

【原文】
    夹竹桃
    季羡林
    ⑴【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⑵不知道由于什么缘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而且都摆在大门内影壁墙下,正对着大门口。客人一走进大门,扑鼻的是一阵幽香,入目的是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立刻就感觉到仿佛走进自己的家门口,大有宾至如归之感了。
    ⑶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故而乐之,小小的心灵里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⑷只有一墙之隔,转过影壁,就是院子。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葳蕤。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四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报告花事的结束。总之,一年三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情景虽美,变化亦多。
    ⑸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⑹【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⑺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⑻好多好多年,我就在这样的夹竹桃下面走出走进。最初我的个儿矮,必须仰头才能看到花朵。后来,我逐渐长高了,夹竹桃在我眼中也就逐渐矮了起来。等到我眼睛平视就可以看到花的时候,我离开了家。
    ⑼我离开了家,过了许多年,走过许多地方。我曾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夹竹桃,但是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⑽两年前,我访问了缅甸,在仰光开过几天会以后,缅甸的许多朋友热情地陪我们到缅甸北部古都蒲甘去游览。这地方以佛塔著名,有“万塔之城”的称号。据说,当年确有万塔。到了今天,数目虽然没有那样多了,但是,纵目四望,嶙嶙峋峋,群塔簇天,一个个从地里涌出,宛如阳朔群山,又像是云南的石林。用“雨后春笋”这一句老话,差堪比拟。虽然花草树木都还是绿的,但是时令究竟是冬天了,一片萧瑟荒寒气象。
    ⑾然而就在这地方,在我们住的大楼前,我却意外地发现了老朋友夹竹桃。一株株都跟一层楼差不多高,以至我最初竟没有认出它们来。花色比国内的要多,除了红色的和白色的以外,记得还有黄色的。叶子比我以前看到的更绿得像绿蜡,花朵开在高高的枝头,更像片片的红霞、团团的白雪、朵朵的黄云。苍郁繁茂,浓翠逼人,同荒寒的古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⑿我每天就在这样的夹竹桃下走出走进。晚上同缅甸朋友们在楼上凭栏闲眺,畅谈各种各样的问题,谈蒲甘的历史,谈中缅文化交流,谈中缅两国人民同胞般的友谊。在这时候远处的古塔逐渐隐入暮霭中,近处的几个古塔上却给电灯照得通明,望之如灵山幻境。我伸手到栏外,就可以抓到夹竹桃的顶枝。花香也一阵一阵地从下面飘上楼来,仿佛把中缅友谊熏得更加芬芳。
    ⒀就这样,在对于夹竹桃的婉美动人的回忆里,又涂上了一层绚烂夺目的中缅人民友谊的色彩。【我从此更爱夹竹桃】。

【问题】
    6.文章题目是“夹竹桃”,开篇却说“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这是用了□□□□的手法,这样写有【    】的作用。(3分)
    7.第⑷段极力铺陈“我们家里各色的花”却不提夹竹桃,有人认为此段是节外生枝。你怎么看?(4分)
    8.文章第⑸段提到了夹竹桃的“韧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9.请把第⑸段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原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改句:【    】。
    10.“月光下的夹竹桃”一段作者先写了□□感受,然后在写□□感受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2分)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依照作者思路,全文分三个层次,其中第⑼段应归为第三层。
    B.“花开花落,没有间歇;情景虽美,变化亦多”增强了音乐感。
    C.本文运用记叙、描写、说明的方式表达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
    D.“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在文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E.文章借物咏怀,表现了赞美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品格的主题。
    F.这篇散文以清新淡雅、朴实自然的风格将人们带入美的境界。
    12.文章末尾说“我从此更爱夹竹桃”,其原因是【    】。(2分)

【参考答案】
    6.(3分)欲扬先抑;设置悬念,引起下文(意思对即可给分)。
    7.(4分)不是节外生枝。①第⑷段写繁花争艳的“热闹”,恰恰反衬下文夹竹桃的“静默”和不事张扬。②在与各种花的对比中,表现出夹竹桃的默默无语的“韧性”。
    8.(3分)①连续不断地开放,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②不管外界条件如何,它总是始终如一地开放;③夹竹桃的花期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
    9.(2分)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显得非常可贵。(要保持语意不变)
    10.(2分)嗅觉;视觉
    11.(6分)CE(C原文无“说明”,E表述不完整)
    12.(2分)夹竹桃还象征着中缅人民的友谊。(写“有韧性”或“能引起我的幻想”都不给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①在文化的传承中,历代积累的经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经典
  • 下一篇:(霍)光为人沉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①,白皙,疏眉目,美须髯。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