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倾听李叔同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8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4447  浏览:

【原文】
    倾听李叔同
    ①【哪怕是像温源宁那样的高手,让他来为李叔同白描一帧小像,恐怕也难下笔。】
    ②他是全能的才子。诗、书、画、印、乐、剧,他全包了。他又是感化力特强的艺术教育家。在人生的半途上,忽然来了个突变:脱下青衫披上缁衣,做了个苦行头陀。崇仰者看他头上显出圆光,是位活菩萨,不觉便五体投地!
    ③圆光太虚幻,还是声音真实。李叔同的人生充满了不同凡响的声音。
    ④这位乱世真人通共不过六十三年的一生中,前二十五年他可谓阅尽繁华,是浊世中的翩翩佳公子。清朝末年,他故乡天津有位名妓杨翠喜。李叔同赠过她艳词一阕,其中有“痴魂消一捻,愿化穿花蝶”之句。
    ⑤此后他奉母携眷移居上海,又同海上名花李苹香过从甚密。她赠李的诗中有云:“春归花落渺难寻”(见曹聚仁《弘一大师年谱》一文)
    ⑥丰子恺说,他的恩师是第一个将西方古典音乐介绍到中国的人。那主要指的是他东渡扶桑“向西方艺术全面进攻”以后的贡献。但从下面这段“史中声”来看,他早就在弹钢琴了。
    ⑦1905年,他生母在上海病故。他扶柩返回天津老家为母开吊出殡。这场丧事极不平常,不但打破“外丧不进门”的老规矩,把灵柩抬进了老宅大门,而且是按西式做法办理的。除了致悼词(而非老式的孝子跪地念祭文),全家穿黑衣(老式该穿白衣)送葬以外,最值得我们倾听的是,李叔同亲自奏钢琴,唱悼歌。
    ⑧可以想见,在当时那琴声、歌声必定是【惊世骇俗】的。李叔同的生母是旧家庭中地位低微的小妾,李曾不止一次对人提起“生母很苦”,直到出家多年后他一想到母亲还有余哀。有一次听讲《地藏经》,他竟涕泗滂沱,难以自已。当年感怀母亲的身世,因而他采取了那样不寻常的行动,那场面,那乐声必定是悲壮的。
    ⑨对于我们信奉无神论的凡人来说,李叔同是一位与历史(特别是中国音乐史)同在的音乐人。
    ⑩他留下了不多的歌曲,完全是他原创的作品寥寥可数。绝大多数是他选曲配词的。奇妙的是,在这些选曲填词的歌曲中却有绝妙之作。有缘、有幸从其中找到了共鸣的爱好者会发现,它们也许比他的原创之作更加珍奇。
    ⑾1906年发表的《隋堤柳》,连他的一位门人也曾误认为创作。其实是洋曲调与李叔同所撰词的巧妙的嫁接。试取其曲调单独唱奏,洋味颇浓。再看他自撰之词:“甚西风吹醒隋堤新柳,江山非旧,只见景依稀凄凉时候。零星旧梦半沉浮……杜鹃啼血哭神州,海棠有泪伤秋瘦……”当然是文情并茂的一篇长短句,那风韵是传统的。但是,合而歌之,却声词契合,流美异常。更叫人叹赏的是,中国味消融了原曲中的洋味,似乎它本就是词作者的自度曲!
    ⑿《涉江》又是一例。歌词取自汉代乐府《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⒀今天的人们诵读此诗,仍可享受那两千年前的古朴风味。但如要用今天的音乐语言来表达诗中情味,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一九四○年我从丰子恺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认识了《涉江》,觉得那音乐不但符合而且强化了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尝到了一种古味的忧伤。好多年以后才知道是他妙选了一支英国民歌的曲调来配《涉江》,竟把那中西、古今的感受的鸿沟填平了。
    ⒁同样可以说明他【用“洋酒瓶”来装“中国酒”酿制美酒】的本领的还有《春思》。
    ⒂“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要再现李白这首诗的明丽与惆怅之情,只有乞怜于音乐,可谁有那本事?真不知李叔同是如何从他的资料库中搜索到的,他找出了一首德国古老的大学生歌曲的曲调配在《春思》上。我衷心接受他这绝妙的选择,按他的编配来唱《春思》,我就陶醉于李白的诗意之中了。
    ⒃《送别》这首歌曲中蕴含着不简单的文化因缘。它原是流行于美国的歌曲,扶桑乐人对旋律作了一点点巧妙的改动,唱起来成了东方情调。李叔同看中这个版本,改填上雅俗共赏的新词,于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不胫而走,唱遍了华人世界。
    ⒄他出家后,夫人到西湖寻访,走了几处寺庙才找到,在店里吃了一顿相对无言的素饭,他便告别归寺。妻、友送他下了小船。船开行了,他从不一回头。直到船与人埋入水云深处,他依然不反顾。夫人痛哭而归。
    ⒅这是他老友黄炎培回忆亲眼所见。遥想那颇似《红楼梦》末回的一景,《送别》的歌声变得绝顶凄凉了!
    ⒆音乐是表情、传情的艺术。既然要斩断情缘,忘情,绝情,也就没有了音乐。于是我们多了一位得道的高僧,少了一位大音乐家!

【问题】
    5.“哪怕是像温源宁那样的高手,让他来为李叔同白描一帧小像,恐怕也难下笔。”的原因是什么?(2分)
    6.第⑧段中的“惊世骇俗”与上文中的哪个词语照应?(2分)
    7.第⒁段中【用“洋酒瓶”来装“中国酒”酿制美酒】的意思是(2分)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多了一位得道的高僧,少了一位大音乐家”是说李叔同出家后再也没有创造出优秀的音乐。
    B.以《隋堤柳》等为代表的音乐作品,绝大多数是李叔同选曲配词的。它们也许比原创之作还要绝妙、珍奇。
    C.《送别》源于美国流行音乐,李叔同对其旋律作了改动,并填写了雅俗共赏的新词。
    D.在母亲丧礼上李叔同采取了不同寻常的行动,只是指他打破了一些老规矩。
    9.根据文中信息,写百字李叔同简介(4分)
    10.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标题“倾听李叔同”中“倾听”的理解(4分)
    11.你有喜欢的流行歌曲吗?请选择一首流行歌曲,对它的歌词进行赏析。(4分)

【参考答案】
    5.原因是李叔同的人生形象太复杂多变了,全能才子、艺术教育家、苦行头陀,很难用哪个具体的形象为之定型。(2分)
    6.不同凡响(2分)
    7.用西洋曲调填入具有中国传统韵味的歌词来编配成流美异常的歌曲(2分)
    8.B(2分)
    9.李叔同出生于天津,后奉母携眷移居上海。在人生的前二十五年,他是位阅尽繁华的翩翩佳公子,曾做艳词送红颜知己。李叔同是全能的才子,是感化力特强的艺术教育家在诗、书、画、印、乐、剧方面都有造诣,是第一个将西方古典音乐介绍到中国的人。后,他脱下青衫披上缁衣,在西湖边做了个苦行头陀。(4分)
    10.“倾听”一词与本文主要从音乐角度来写李叔同照应,有仔细体会了解的意思。文章主要紧扣“倾听”从音乐角度展现了李叔同音乐人生中所体现出的才华、惊世骇俗的举动、真我情怀。(4分)
    11.略(4分)建议结合诗歌欣赏,请学生赏析或评价方文山的歌词。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书蒲永异画后
  • 下一篇: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