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6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8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4821  浏览:

【原文】
    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
    南浮长淮,诉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泛沅渡湘,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竹上犹斑斑,而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乎?故其文感愤而伤激;北过大梁之墟,观楚汉之战场,想见项羽之喑呜,高帝之谩骂,龙跳虎跃,千兵万马,大弓长戟,交集而齐呼,故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世家龙门,念神禹之鬼功;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上有摩云之崖,不见斧凿之痕,故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彷徨乎汶阳洙泗之上,故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
    凡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而为文章,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哉!
    (马存《赠盖邦式序》)

【问题】
    22.根据第二段内容写出高中语文教材所选《史记》中的一篇课文【    】(1分)
    23.作者认为司马迁创作《史记》,从游历到文章有一个内化过程,这个过程是【    】(2分)
    2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阐述了写作和生活的关系,体现了古文论的进步性。
    B.第二段比拟鲜活,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司马迁游历的艰辛。
    C.文章首尾呼应,强调了《史记》的创作得之于山水游历。
    D.本文笔势纵横,见解独特,显示了作者艺术创新的意识。
    25.联系全文,从两方面概括《史记》的特点(4分)
    ⑴【    】
    ⑵【    】
    26.概括作者的观点,并就此谈谈你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
    22.(1分)《项羽本纪》、《屈原贾生列传》、《高祖本纪》等。
    23.(2分)通过看尽天下的大好景象来提升自己的气质修养,然后化为文辞。
    24.(2分)B
    25.(4分)⑴内容包罗万象。⑵艺术千姿百态。
    26.(3分)观点:写作源于生活(游历)(1分),看法(2分)
    【参考译文】
    司马迁平生喜好游历,正当他年少自负的时候,游历的脚步一天也不肯停下,不仅是被奇景异物役使,(更)是想通过看尽天下的大好景象来提升自己的气质修养,然后化为文辞。现在从他的文章来看,他平生曾经游历的收获便都融汇在文章中。
    向南漂流淮河,溯游长江,看到惊涛骇浪,阴风怒号,逆奔横冲,所以他的文章奔放旷远;泛游沅江湘江,凭吊屈原的亡魂,悼念舜的二妃的遗恨,湘妃竹上还有很多斑点,不知道屈原和二妃的尸骨还完好吗?所以他的文章感伤愤激;向北经过大梁的废墟,看着楚汉之战的古战场,浮想中仿佛看到了项羽的怒气,刘邦的谩骂,龙腾虎跃,千军万马,大弓长戟,同时出现,一齐呐喊,所以他的文章雄勇猛健,使人胆战心惊;向西出游巴蜀,跨越剑阁险道,上有接天的高崖,却无斧凿的痕迹,所以他的文章斩绝峻拔因而不可攀登;在齐鲁一带的大都市研习儒学,观瞻孔子的遗风,邹峄的礼仪,在汶阳洙泗之上回转,所以他的文章典重温雅,好似正人君子的仪容面貌。
    天地之间变化的万物,大凡可以使人惊愕,使人快乐,使人忧伤,使人悲苦的,司马迁全都把它们吸收来写成文章,因此变化出没,如同四时变化无穷的景象,现在从他的文章看来,难道不确实是这样吗!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长相思
  • 下一篇:①“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法则。②在人与人
  • 【推荐文章】

  • 醉花阴

    【原文】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①。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

  • 寄诸弟

    【原文】 寄诸弟 韦应物 秋草生庭白露时, 故园诸弟益相思。 尽日高斋无一事, 芭蕉...

  • 山花

    【原文】 山花 唐 钱起 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 野客未来枝畔立,流莺已向...

  • 柳梢青·岳阳楼

    【原文】 柳梢青 岳阳楼 戴复古 袖剑飞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

  • 重阳

    【原文】 重阳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

  • 【最新文章】

  • 发挥想象,将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改写
  • ①传统中国画的一个特点是文化性。南宋美术史
  • 石磨忆
  • 永遇乐
  • 由浙江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合作
  • 黑暗森林(节选)
  • 殷不害字长卿,陈郡长平人也。祖任,齐豫章王
  • ①我国现行法律中有一些关于制止浪费行为的规
  • 回忆中的大运河
  •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
  • 汪国真其人其诗
  • 醉花阴
  • ①常林字伯槐,河内温人也。年七岁,有父党造
  • 世界上是否存在另一个你?
  • 一声“喵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