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夫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必待教而后学,故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8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4960  浏览:

【原文】
    夫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必待教而后学,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养之也。自古教养之道,莫备于中华;惜日久废弛,庠序亦仅存其名而已。泰西诸邦崛起于近世,深得三代之遗风,庠序学校遍布国中,人无贵贱皆奋于学。凡天地万物之理,人生日用之事,皆列于学之中,【使通国之人,童而习之,各就性质之所近而肆力焉。】又各设有专师,津津启导,虽理至幽微,事至奥妙,皆能有法以晓喻之,有器以窥测之。其所学由浅而深,自简及繁,故人之灵明日廓,智慧日积也。质有愚智,非学无以别其才,才有全偏,非学无以成其用,有学校以陶冶之,则智者进焉,愚者止焉,偏才者专焉,全才者普焉。盖贤才之生,或千百里而见一,或千万人而有一,若非随地随人而施教之,则贤才亦以无学而自废,以至于湮没而不彰。泰西人才之众多者,有此教养之道也。
    且人之□□不一,其上焉者,有不徒苟生于世之心,则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卓异自立,无待乎勉勖也,所谓“豪杰之士不待文王而后兴也”。至中焉者,端赖乎鼓励以方,故泰西之士,虽一才一艺之微,而国家必宠以科名,是故人能为奋,士不虚生。逮至学成名立之余,出而用世,则又有学会以资其博,学报以进其益,萃全国学者之能,日稽考于古人之所已知,推求乎今人之所不逮,翻陈出新,开世人无限之灵机,阐天地无穷之奥理,则士处其间,岂复有孤陋寡闻者哉?又学者倘能穷一新理,创一新器,必邀国家之上赏,则其国之士,岂有不专心致志者哉?此泰西各种学问所以日新月异而岁不同,几于夺造化而疑鬼神者,有此鼓励之方也。
    ——孙文《上李鸿章书》(节选)

【问题】
    22.节选的文字所要表达的观点是【    】(2分)
    23.对文章第一段划线句的理解,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让国人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那些知识),每个人都努力培养自己的天赋气质。
    B.让国人从小就开始学习(那些知识),各人根据自己的天赋气质发挥力量。
    C.让国人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那些知识),各人都努力靠近自己的天赋气质。
    D.让国人从小就开始学习(那些知识),各人向着最接近于自己天赋气质的方向去努力。
    24.文章第一段将【    】和【    】进行对比,作者的用意是【    】。(4分)
    25.文章第二段的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才志”还是“才智”?请简述理由。(3分)
    26.用自己的话概括西方的“鼓励之方”。(3分)

【参考答案】
    22.国民需要良好的教养之道和鼓励之方。(2分)
    23.D(2分)
    24.中华教养之道、西方教养之道;建议国家效法西方,普及教育,循序渐进,因材施教。(4分)
    25.才志。这段主要谈实施国策鼓励国人立志求学的重要性,紧连的下文依据是否有主动发奋之心将人们分成“上焉者”和“中焉者”,因此,作者强调的人之“不一”之处应该是“才志”。(3分)
    26.细分学科。给有专项才艺的人以声望;用“学会”、“学报”等机构媒体来开阔视野,促进研讨;重奖有贡献的研究者创造者。(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游媚笔泉记
  • 下一篇:竹刻艺术
  • 【推荐文章】

  • 江南曲

    【原文】 江南曲 沈括 新秋拂水无行迹,夜夜随潮过江北。 西风卷雨上半天,渡口微吟...

  • 春暮西园

    【原文】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原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

  • 台城 寄人

    【原文】 台城 唐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

  • 北陂杏花

    【原文】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

  • 满江红

    【原文】 满江红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

  • 【最新文章】

  • 游媚笔泉记
  • 在河西走廊聆听
  • 南宋朱熹说:“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成功靠
  •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
  • 异质的小镇
  • 21、班级举行读书交流活动,请你阅读下面两张
  • 4.宣传部门组织“00后看南通”活动。你作为学
  • 好事近·咏梅
  • 红树林
  • 爱的传递
  • 雕不出来
  • 我穿过一座又一座的院落,悄悄地向诸葛亮殿走
  •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登崖州城作
  • 自动驾驶塑造未来
  • 头脑风暴是一种集体幻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