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毕训咸《咏史诗》序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0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
作者:张惠言  文章ID:55027  浏览:

【原文】
    毕训咸《咏史诗》序
    张惠言
    ①古之为学,非博其闻而已,必有所用之。古之为文,非华其言而已,必有所行之。必其有所用,则二帝三王周孔之道,如工之有矩,不可以意毁也。必其有所行,则发于中而有言,如鼓之有揨(鼓槌),不可外遏也。
    ②呜呼,今之学者,其取于古也略也,其取于己也详矣。六艺之书,仁义礼乐之迹,习之矣,弗求明也;明之矣,弗求通也;通之矣,弗求得也。故曰,其取于古也略。为时文,为辞赋,为诗,以集名者,比屋可数(形容众多)。下者以为名也,上者以求传于后也。就其名而传焉者,不可以论是非,不可以考治乱,而其言也不可止。故曰,其取诸己也则详。
    ③虽然,今之世之所谓达于用者,吾见之矣,必其悍然无忌惮者也。其共笑为迂者,则必稍尝学者焉,笑之甚,则必其学愈甚者焉。今之言之所谓周于行者,吾闻之矣,必其惛然无耻者也。其共怪为谩者,必言之稍文者焉,怪之甚,则必其文愈甚者焉。呜呼,吾不得见古之学矣,吾不得见古之文矣!其有学古之学、为古之文者,将恶乎用之?而恶乎行之?
    ④吾友毕训咸,于古无所不学。志足以立事,才足以致务,而其状悛悛(忠厚)如鄙人,虽与之游者莫能测。不苟为文,唯作《咏史诗》百余首,捊(抨击)讥成败,斟酌道理,皆有条验。呜呼!以训咸之文,求其所学,其有所用而行之也审矣!世方迂训咸,则孰知此诗之非谩乎?
    (《茗柯文二编》卷上)

【问题】
    23.第②段中的“六艺”,指《易》、《书》、《诗》、《礼》、《乐》、《【    】》。(1分)
    2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第②段中作者罗列了当时学界的哪些现象?(2分)
    25.第③段中,作者在结尾发出深切感叹的原因是什么?(不要用原文)(2分)
    26.仔细阅读全文,简析张惠言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3分)
    27.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4分)

【参考答案】
    23、(1分)春秋
    24、(2分)读书从古人那里获得的东西很少;写文章那些没有意义的话说得很多。
    25、(2分)那些肆无忌惮的的无知之人反而显达被重用,那些有学问有知识的人反而被嘲笑为迂腐;那些周密谨慎的人都是昏庸无耻之人,那些表达文雅的人反而被认为是欺骗。(2分)
    26、(3分)为毕训咸的《咏史诗》作序;抨击当时学界的不良风气;提倡为学要有所用,为文要有所行。(3分)
    27、(4分)首先提出古人为学必有所用、为文必有所行;再罗列当时社会上的虚浮文风;然后对这种虚浮文风的实质进行批评抨击,生发感叹;最后赞扬毕训咸的诗歌是有所用有所行的,强调观点。(4分)
    【参考译文】
    古代做学问的人,不只是广泛地学习而已,一定有可以用到的地方。古人做文章,不是将语言变得华丽而已,一定会有所行动。一定有可以用到的地方,所以二帝三王采用了周孔的治国之策,如果工。一定会有所行动,那么发自内心,有很多话要说,就像是鼓有了棒槌,不是外力可以抵抗的。
    唉,现在的学者,他们吸取古人的地方也很简略了,取决于自己的地方没有实际意义的也很多了。六艺这些书,是仁义礼乐留下的痕迹,学习它们,可以求得圣明;明白它们,可以求得变通的道理;懂得变通,就会得到许多。所以说,吸取古人的地方很简略。做适合时势发展的文章,做辞赋,做诗人,以集结自己的名望的人,到处都是。后者是为了名望,前者是为了求得实现后者。就为了名而做文章的人,不可以谈论是非,不可以在考试时不顺从时势,而他们的言语也不可以停止。所以说,取决于自己的地方的人很多。
    虽是这样,现在世人所谓的通达于用的人,我没有见到啊,一定要保护那些肆无忌惮进谏的人。他们都笑话是迂腐的人,那么一定会稍稍尝试着学习的人,被笑得越盛,那么他们一定学习更加勤奋。今天听到说周国的形式方式,我听到了,一定会昏庸而不知廉耻。他们都被视为怪人早谩骂,一定说他是很差的文章,于是感到更加奇怪,那么文章必然更加多。唉,我没法见到古人学习了,我没法见到古人的文章了!有学习古人学习的,做古人文章的人,要用恶劣的方式对待吗?而为恶却能通行吗?
    我的好友毕训咸,非古文不学。志向足够干大事,才能足以处理公务,但他看着忠厚像是鄙陋之人,虽然与他同游的人不能计算。不屑于做文章,只作了《咏史诗》两百余首,抨击讥讽成功与失败,仔细斟酌时间道理,都条条是道,很有经验。唉,以训咸的文章,求得他的毕生所学,这些有所用也能审核通过了!世人才笑话训咸,那么谁又知道这首诗不是再讥讽世人呢?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①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
  • 下一篇:鼠标、笔杆与国学
  • 【推荐文章】

  • 清平乐

    【原文】 清平乐 张炎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去年燕...

  •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原文】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

  • 使至塞上

    【原文】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

  • 昭君怨

    【原文】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

  • 题西溪无相院

    【原文】 题西溪无相院 [宋]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

  • 早梅

    【原文】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邻村路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

  • 【最新文章】

  • 守约轩记
  • 幸福是相对的
  • 防晒,也要注意环境友好
  • 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
  • 好人
  • 家风,就是门风,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 9.仿写。明月清风是风景,让人流连忘返;【
  • 万里长江一叶舟,客心萧索已惊秋。乱霞影照山
  • 宋若水传
  • 王羲之学书
  • 北京槐
  • 保护好中华民族文化符号
  • 草戒指
  •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