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高观国《霜天晓角》赏析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1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5069  浏览:

【原文】
    霜天晓角
    (南宋)高观国
    春云粉色。春水和云湿。试问西湖杨柳,东风处、几丝碧。
    望极。连翠陌。兰桡双桨急。欲访莫愁何处,旗亭在、画桥侧。

【诗歌鉴赏】
    高观国的这首词十分生动贴切地描绘了西湖的秀美景色,并藉以抒发了心中的畅快感情,措词精当,给人以清新之感,全词写的委婉奇妙,人与周围的景物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格调十分高雅。虽然全词短小,但写的情趣横生。
    上片,词人选取早春季节司空见惯的景物:云、水、柳,抓住它们的各自特征加以想象、挖掘。云,是水中之云,故抓住其色彩,写其洁白、纯净。水,是西湖之水,故抓住其形态,突出其深远、浩渺。一个“和”字很自然地把“水”与“云”连接在一起,巧妙地表现了水天一色,云映水中的景象。值得一提的是“湿”字。用“湿”字状云,使水倒映着云,云浴水而出的景象生动地再现于眼前,而人的视觉、触觉、感觉也在这刹那间沟通。一字千金,令人拍案叫绝!柳,是初春之柳,故抓住其新芽轻漾的风情,以“几丝碧”设问,更见摇曳多姿。“几丝碧”串以“东风”,看似不经意写出,实则风格独创。它使人联想到柳枝丝丝弄碧的景象,同时也点出了初春这一时令。初春,正是万物复苏,大地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人们心情快乐、惬意之时。“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诗品·序》)。
    词人在睹物思情“形诸舞咏”之际,天衣无缝地将爱春赞春的感情融入春景。美景是由词人目之所见,心之所动写出来的,因此春景愈显得秀丽素淡,情怀也就愈见得坦荡高雅。秀美的春色与舒畅的人意,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下片转入另外一个场景。过片意脉不断,“望极”二字,既联结上片,承“几丝碧”;又带起下意,启“连翠陌”,同时在空间上作了延伸。词人顺着湖面望去,湖的尽头有一条翠绿的长堤。他和友人的心情急切了,让双桨快划,向堤岸驶去。“莫愁在何处?
    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乐府诗集。莫愁乐》)呵,原来词人们急着要去寻找那位善于歌谣的莫愁女子。”双桨急“正是词人们心里急的外部表现。”莫愁“,这里泛指歌女。”莫愁“在哪里呢?”旗亭在、画桥侧“,就在那漂亮的小桥边的酒楼中。结尾两句,暗用唐代诗人王之涣和诗友”旗亭画壁“的故事,抒写词人赏春游春时的怡情逸致。语言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有滋有味。以景生情,意味深长,令人浮想联翩。字里行间,没有一点市井气,酸儒气。
    总的来说,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淡高雅的山水画,它充分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一起畅游西湖的情景:棉絮般的云朵,洁净的湖水,宽阔的西湖,天水一体。一片白茫茫中,装点着几丝青翠的柳叶,一道宛如绿带的长堤,一叶扁舟,遥遥指向画桥、旗亭。高观国刻画春天景色,却没有显示出姹紫嫣红,莺飞蝶舞,写踏青也没有大肆渲染,用墨十分节俭,但给人的印象却非常秀美。作者运用高超的写景技巧显示了他那非凡的艺术魅力。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赏析“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下一篇:温庭筠《早秋山居》赏析
  • 【推荐文章】

  •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赏析

    【原文】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①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 杜甫《阁夜》注释、译文、赏析

    【原文】 阁夜①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

  •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鉴赏

    【原文】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① 杜甫 去郭轩楹②敞,无村眺望赊③。 澄江平少岸,...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赏析

    【原文】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

  • 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鉴赏、赏析

    【原文】 水调歌头①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

  • 王安石《读史》赏析

    【原文】 读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黯犹承误,末俗纷纭...

  • 【最新文章】

  • 赏析“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关于手机问题的写作指导和作文素材
  • 廖行之《清江道中》鉴赏
  • 徐铉《送王四十五归东都》赏析
  • 耿玉真《菩萨蛮》赏析
  • 媒体对受众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新时代,主流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应当怎样正
  • 温庭筠《早秋山居》赏析
  • 张岱《陶庵梦忆序》注释、译文、赏析
  •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赏析
  • 张养浩《标山记》赏析
  • “激情与理性”写作指导
  • 鹭鸶的脚有多长
  • 以马为师的启示
  • 讲故事 说“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