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温庭筠《早秋山居》赏析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2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5118  浏览:

【原文】
    早秋山居
    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赏析】
    此诗是借对山居气候景物的描写,反映诗人恬澹自适的心境,而以早秋为一篇着色重点。秋天刚到,山家便觉爽气袭人。报晴的霜讯,也从每天凌晨得知,这就是“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的山居气候特征。首联以早寒和霜晴写山居早秋的生活感觉,有空中作画之妙。颔联拈出“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人们常见的景物,写成妙手偶得的佳句,可见诗人静观事物,善于摄取的艺术本领。即哥德所说:“诗人的本领,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事物中看出引人入胜的侧面。”(《歌德对话录》)前半两联是对山居早秋特有的气候和景物作了客观描写,为下面两联的主观反应作铺衬。交代了气候和景物的变迁,颈联便就眼前户外闻见的动物行动作出主观的判断。“果落”、“叶干”都是秋天山中的实景,而从果落可推见到猿过,叶干闻知鹿行,可见这儿山深人少,猿鹿才会从容大胆地昼夜出来觅食,山居环境的寥落寂静,便可了然。用的正是前人“鸟鸣山更幽”的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由此引发居静自乐的闲适心情。尾联抒写在如此幽静绝尘的山林里,诗人手弄素琴,随着琴曲的旋律,满怀的私心杂念完全平静下来,这时透明的心境,伴随户外夜泉的清音,进入一种纯净空明的理想境界,深深领略到早秋山居清心旷怀的恬泊情趣。主观情志和客观自然融为一体,不但净化了诗人的心灵,同时也使读者接受一次山水自然的陶冶。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高观国《霜天晓角》赏析
  • 下一篇:张岱《陶庵梦忆序》注释、译文、赏析
  • 【推荐文章】

  •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赏析

    【原文】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①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 杜甫《阁夜》注释、译文、赏析

    【原文】 阁夜①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

  •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鉴赏

    【原文】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① 杜甫 去郭轩楹②敞,无村眺望赊③。 澄江平少岸,...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赏析

    【原文】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

  • 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鉴赏、赏析

    【原文】 水调歌头①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

  • 王安石《读史》赏析

    【原文】 读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黯犹承误,末俗纷纭...

  • 【最新文章】

  • 张岱《陶庵梦忆序》注释、译文、赏析
  •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赏析
  • 张养浩《标山记》赏析
  • “激情与理性”写作指导
  • 鹭鸶的脚有多长
  • 以马为师的启示
  • 讲故事 说“联想”
  •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译文、简析
  •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赏析
  • 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 落花时节又逢君
  • 词句巧积累——街市道路
  • 古诗中常见的典故
  • 杜甫《阁夜》注释、译文、赏析
  • 胡世将《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