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武昌九曲亭记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作者:苏辙  文章ID:55530  浏览: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①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②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③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问题】
    22.苏轼因“迁”来此,却“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为什么?(2分)
    23.对③第段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及至满足之后,没有人不慨叹自己此前的痴迷可笑。
    B.及至厌倦之后,人又总是要慨叹自己此前的痴迷可笑。
    C.及至满足厌倦之后,没有人不慨叹自己此前的痴迷可笑。
    D.及至满足厌倦之后,人又总是要慨叹自己此前的痴迷可笑。
    24.简析第①段、第②段景物描写的不同。(4分)
    25.第③段展示了苏东坡怎样的形象?(2分)
    26.选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请作具体阐述。(3分)

【参考答案】
    22.(2分)不以个人升迁得失为重;与好友相伴,纵情于山水之间,乐而忘返。
    23.(2分)C
    24.(4分)第①段是全景、远景;大笔勾勒,展示江南自然、人文景观。(2分)第②段是局部、近景;具体而微,描绘亭址周边环境。(2分)
    25.(2分)苏东坡游山水,得之则喜,失之则忧;(1分)置身于秀山丽水之中,翩然若仙子。(1分)
    26.(3分)选文将叙事、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融为一炉:(1分)叙游乐、建亭之事,描武昌诸山胜景,抒纵情山水之乐;(1分)景中有事、事中见人,景、事、人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从而凸现了建亭之人——苏东坡的情怀。(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①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
  • 下一篇:我的记忆之城——北岛访谈
  • 【推荐文章】

  • 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

    【原文】 浣溪沙 麻叶层层苘叶光 苏轼 麻叶层层檾①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

  • 浣溪沙

    【原文】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扬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

  • 枫桥夜泊

    【原文】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

  • 临江仙·送钱穆父

    【原文】 临江仙 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

  •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其五)

    【原文】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其五)【注】 苏轼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

  • 晚次乐乡县

    【原文】 晚次乐乡县 唐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 【最新文章】

  • ①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
  •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
  • 满江红
  • 科幻影视新跨越——谈小说《流浪地球》电影改
  • 山房春事(其二)
  • 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
  • 冬荷
  •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日:“民不堪命矣!
  • 浣溪沙
  • (9)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 】,【
  •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 7.受传统文化熏染,中华英雄辈出,各领时代风
  • 行者听见道:“这个呆根,这等胡说,可不唬了
  • 春联的魅力
  • (7)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