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年感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3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
作者:梁衡  文章ID:55543  浏览:

【原文】
    年感
    梁衡
    ①钟声一响,已进不惑之年;爆竹声中,青春已成昨天。不知是谁发明了“年”这个怪东西,它像一把刀,直把我们的生命,就这样寸寸地剁去。可是人们好像还欢迎这种切剁,还张灯结彩地相庆,还美酒盈杯地相贺。我却暗暗地诅咒:“你这个叫我无可奈何的家伙!”
    ②你在我生命的直尺上留下怎样的印记呢?
    ③有许多地方是浅浅的一痕,甚至今天想来都忆不起是怎样划下的。当小学生时苦等着下课的铃声,盼着星期六的到来,盼着一个学年快快地逝去。当大学生时,正赶上“文革”的年代,整日乱哄哄地集会,莫名其妙地激动,慷慨激昂地斗争,最后又都将这些一把抹去。发配边疆,白日冷对大漠的孤烟,夜里遥望西天的寒星。——这许多岁月就这样在我心中被烦恼地推开,被急切切地赶走了。年,是年年过的,可是除却划了浅浅的表示时间的一痕,便再没有什么。
    ④【但在有的地方,却是重重地一笔,一道深深的印记。】当我学会用笔和墨工作,知道向知识的长河里吸取乳汁时,也就懂得了把时间紧紧地攒在手里。静静的阅览室里,突然下班的铃声响了,我无可奈何地合上书,抬头瞪一眼管理员。本是被拦蓄了一上午的时间,就让她这么轻轻一点,闸门大开,时间的绿波便洞然泻去,而我立时也成了一条被困在干滩上的鱼。但是年,还是要过的。记得我第一本书出版时,正赶上一年头的岁末,我怅然对着墙上的日历,久久地像望着山路上远去的情人,望着她那飘逝的裙裾。但她也没有负我,留下了手中这本还散着墨香的厚礼。这个年就这样难舍难分地送去了,生命直尺上用汗水和墨重重地划下了一笔。
    ⑤想来孔子把四十作为“不惑”之年也真有他的道理。人生到此,正如行路爬上了山巅,登高一望,回首过去,我顿明白,原来狡猾的自然是悄悄地用一个个的年来换我们一程程的生命的。有那聪明的哲人,会做这个买卖,牛顿用他生命的第二十三个年头换了一个“万有引力”,而哥白尼垂危床头,还挣扎着用生命的最后一年换了一个崭新的日心说体系。时间不可留,但能换得成一件事,明白一个理,却永再不会失去。而我过去多傻,做了多少赔钱的,不,赔生命的交易啊。假若把过去那些乱哄哄的日子压成一块海绵,浸在知识的长河里能饱吸多少汁液,假使把那寒夜的苦寂就为积极的思索,又能悟出多少哲理。时间这个冰冷却又公平的家伙,你无情,他就无意;可你有求,他就给予。人生原来就这样被年、月、时,一尺、一寸地度量着,人生又像一支蜡烛,每时都在做着物与光的交易。但是总有一部分蜡变成光热,另一部分变成泪滴。年,是年年要过的,爆竹是岁岁要响的,美酒是每回都要斟满的,不过,有的人在傻呵呵地随人家过年,有的却微笑着,窃喜自己用“年”换来的胜利。
    ⑥这么想来,我真清楚了,真的不惑了。我不该诅咒那年,倒后悔自己的过去。人,假如三十或二十就能不惑呢?生命又该焕发出怎样的价值?

【问题】
    1.第③段中加点字“一痕”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
    2.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从虚到实,由事及理,先回忆“年”给自己留下印记的故事,然后阐述自己对“年”的理性思考,思路清晰,层次井然。
    B.作者举牛顿用年换“万有引力”,哥白尼用年换崭新的日心说,两个事例意在阐明聪明的哲人会做买卖,用时间换取人生的成功。
    C.文章开头写“我却暗暗诅咒年”,结尾又说“我不该诅咒年”,这看似矛盾,实则欲扬先抑,前后对照,突出我对“年”的思考。
    D.作者在文中多用第二人称称呼“年”,又多用比喻修辞,语言亲切生动,可读性强。
    3.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2分)
    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④段方框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
    ①再将这分分秒秒点瓜种豆般地填到稿纸格里。
    ②而当我一人伏案疾书时,我就用锋利的笔尖,将一日、几时撕成分秒,
    ③当我和挚友灯下畅谈时,司马迁的文,陶渊明的诗,还有伽利略的实验,一起被桌上“滴答”的钟声搅拌成一首悠美的旋律,
    ④我拖着时间之车的轮,求它慢一点,不要这样急。
    ⑤我们陶醉,我们盼夜长,最好长得没有底。
    A.②,④,①,③,⑤。
    B.⑤,③,②,④,①。
    C.③,⑤,②,①,④。
    D.④,③,⑤,②,①。
    5.文章的题目是“年感”,作者对“年”有哪些感想?请结合全文分条陈述。(3分)
    6.孔子认为“四十不惑”,作者则认为人在三十或二十不惑更好。如果可以自己决定,你会选择在什么年龄不惑呢,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作者在学会用笔和墨工作之前,年在作者生命中肤浅的印记。(答出“学会用笔墨之前”或“少年青年虚度光阴时”得1分,答出“年的印记”关键词得1分)
    2.A,“由虚到实,由事及理”理解错误,应是由实到虚。
    3.答案示例:画线句承上启下,一个“但”字扭转上文生命中的浅浅印记内容,(1分)并引出下文生命中深深印记的内容。(1分)
    4.C
    5.①时间会给生命留下或浅或深的印记。
    ②时间与生命是一种交易。
    ③时间不讲情面却又公平。
    ④人生若早悟,生命就会焕发出更大的价值。
    (每点1分,答对3点得满分)
    6.范例:我选择二十不惑。如今社会发达,信息量巨大,人接受教育较先辈们普遍超前,教育程度也普遍提高,获得教育的渠道也繁多,不惑的年龄自然提前;(2分)同时人生苦短,为何非要像先辈们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后,方能真正品味和懂得人生的滋味?我们可能比先辈们幸运,可以不必经历社会的动荡,不会有那么多的弯路和困惑等着我们去走和思考。我们能省下并赢得二十年的不惑期,可以让生命放射出更多的光芒,体现出更大的价值。(2分)(能言之有理得2分,能结合本文内容表述观点得2分,语言组织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送虚白上人序
  • 下一篇:桂枝香·金陵怀古
  • 【推荐文章】

  • 回乡偶书

    【原文】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 梅花

    【原文】 梅花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

  • 临江山·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原文】 临江山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

  • 寒食

    【原文】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勘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

  • 虞美人

    【原文】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

  • 霜天晓角

    【原文】 霜天晓角 (南宋)高观国 春云粉色。春水和云湿。试问西湖杨柳,东风处、几...

  • 【最新文章】

  • 材料一:9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2018年中国国际
  • 鼓岭遇雨
  • 《白鹿原》是一部亦因亦革、继往开来的现实主
  • 【甲】A的全生涯与中国民众的命运有不可分离
  • 读书人是幸福人
  •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乙
  • 日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
  •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是指沿长江附近的经济圈,
  • ⑥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
  • ②《红星照耀中国》中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
  • ⑤孟子心中的大丈夫形象是“【 】,【 】,【
  • 古典之殇
  • 科幻小说诞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一般人最
  • 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七年,授直隶乐亭
  • 沉醉东风·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