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城市是个“双面侠”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5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5609  浏览:

【原文】
    城市是个“双面侠”
    柯利尔·津萨贝尔
    ①上海是我中国之旅的第一站,她所呈现出来的力量和雄伟令我感到疑惑,惊奇甚至有点望而生畏。除了纽约,她是我平生见过的最宏伟的都市,处处充满着庄重的气息。那绝对是一个人造奇迹,它让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深深爱恋并肃然起敬。当我们行走于这雄伟的城市间,都市景观极度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可谓包罗万象,势不可挡。
    ②□一开始的时候,你还会觉得一种随波逐流的快感,但顷刻间你就会被一种放任离弃、格格不入的感觉笼罩着。你会发觉,城市生活让人感到身心疲惫,即使对于那些一开始兴致勃勃想要融入城市生活的人来说也不例外。在这种极度的刺激和兴奋状态下,人们很容易迷失自我。
    ③在城市里,每天都上演着戏剧性的相遇,让那些原本没有交集的各类社会群体有了交汇的一天。几乎在所有的大都市里,都同时包容了精英团体和弱势群体,腰缠万贯的富人和流离失所的穷人,满怀希望的人和垂头丧气的人,目标明确的人和漫无目的的人。形形色色的人不断地在城市进进出出,给她注入新鲜血液,添加全新的社会元素。有的人来此地追求他人的认可,有的则是寻求藏身之所。他们居住在同一个城市里,却奉行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哲学。但毕竟他们身在“同一屋檐下”,经常会擦肩而过甚至有面对面的交流。对他们而言,分歧在所难免,但是很多时候总能够求同存异,殊途同归。对于那些不是在城市里出生的群体而言,他们在城市的生活很多时候意味着一种抉择:即不要带着家乡的习俗去生活,而要入乡随俗,学习城市的生活方式。
    ④过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使得社会纽带也日益松动。随着小社群归属感的消逝,社会对于个体的约束也在渐渐削弱。人们开始不愿意和家人分享他和朋友在闲暇时的作为,他们的老师也不再是和家长最为亲密的人了——现在在我的国家就是这样的情况。那些流言蜚语曾经让人们循规蹈矩,埋头苦干,时刻铭记要服从权威,免于降职。而现在看来,它所起到的社会约束也已是微乎其微了。
    ⑤城市是神秘的,她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不同的文化和时代里,城市的内涵总是超越了物质的意义。她成了所有发生在她身上的事件的化身。宗教运动赋予耶路撒冷圣城的神圣。索多玛(罪恶之城)在圣经时代就成为腐败罪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借用sodomy这个词来解释宗教中一些禁止的行为。在当今的以色列,我所居住的城市常被贬低成堕落颓废、不关心国家政治等等。更有甚者将其描绘成对以色列不忠诚的城市,当人们提及“特拉维夫人”的时候,他们指的是那种独善其身,无心国事的人。
    ⑥让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稍许不同的城市影响吧,她们身上折射出一些举世共通的社会现象。全球的大城市都有着如下的标签:鱼龙混杂,优裕富奢;超荷,强大,浮华。所有这些共性也都映射在城市的居民身上,因而城市或许诠释着一种赤裸裸的“造钱式”生活,抑或是蕴含着放浪形骸的不羁与散漫。
    ⑦如果城市真的有性格,那么它只能被感知。但她的性格却是在人们反复的叙述中所表现出来的,表现在人们的倾诉中,表现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表现在文化中,无论是阳春白雪抑或下里巴人。那些关于城市的故事,塑造了并重塑着城市的个性,最近最为贴切的例子莫过于电视剧《欲望都市》了。但如果我们回顾古代,不难发现文学作品长久以来一直创造着大城市的性格,荷马所吟诵的特洛伊,维吉尔所刻画的古罗马,但丁所描绘的中世纪翡冷翠……
    ⑧城市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取决于每个人的心境。城市可能险象丛生,令人厌恶,但也可能启迪人心,寄托欲火,满载恐惧。正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城市是个不折不扣的“双面侠”。

【问题】
    1.第②段末句“迷失自我”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2.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②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①自然风景是兼容并蓄的,而城市风光从本质上看显得有点排外,因而很容易让人产生疏远感。
    ②然而,与自然风景不同的是,城市并不包容每一个参观的游客。
    ③和大自然一样,城市的迷人风光为每一个人而敞开。
    ④城市的节奏,如同她快速跳动的脉搏,是在奔跑着的。
    ⑤城市作为人类伟大成就的标志,总是时刻炫耀着自己的卓越功绩。
    A.⑤④①②③
    B.④③①②⑤
    C.⑤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⑤④
    3.简析第⑤段举了多则例子的用意。(2分)
    4.联系全文,分析第⑧段的作用。(3分)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上海是作者所见过的最宏伟的都市,因为它处处显示着卓越的功绩。
    B.随着过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社会对个体的约束力逐渐减弱。
    C.在同一个城市里,不同的社会群体对生活都怀有相同的憧憬和向往。
    D.全球大城市的共性折射在居民身上,表现为一种超负荷的忙碌匆忙。
    6.在本文中,作者用“双面侠”一词来隐喻“城市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请根据文章内容,阐述你对“双面”(即两面性)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1.(2分)在城市生活中随波逐流,为了融入城市生活而抛弃家乡习俗、个人习惯。
    2.(3分)C
    3.(2分)用古今不同的事例具体阐述发生在特定城市的重要事件塑造了城市的内涵与个性。
    4.(3分)篇尾点题,使文章结构更严谨。(1分)总结全文,明确人的心境决定了城市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具有两面性。(2分)
    5.(3分)B
    6.(4分)城市带给人随波逐流的快感,但也会让人身心疲惫、迷失自我,让人抛弃一些原有的生活习俗;城市可能充满危险,令人厌恶,但也可能启迪心智、寄托期望。(一点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①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
  • 下一篇:祁连雪
  • 【推荐文章】

  • 月夜二首

    【原文】 月夜二首 王守仁【1】 其一 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 须臾浊雾随...

  • 暮过山村

    【原文】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

  • 游山西村

    【原文】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 21.请以课文《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为

    【问题】 21.请以课文《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为例,谈谈你对 生于忧患 的理解...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原文】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

  • 题临安邸①

    【原文】 题临安邸①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②...

  • 【最新文章】

  • “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
  • 4.请将下面六个句子搭配成完整的三副对联。要
  • 5.根据语境将备用的三个选项分别填入括号内,
  • 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几则新闻的主要信息。
  • (2)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
  • 4.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庆祝共
  • 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 近年来高颜值“网红书店”不断涌现,猫的天空
  • 起初的祥子把买到新车的日子算作自己的生日,
  • 乾山村的新老师
  •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乙】
  • 行路难(其一)
  • (3)诗中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 王适,好读者,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选举。见
  •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