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钱伯庸文序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9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5日
作者:曹学佺  文章ID:55761  浏览:

【原文】
    钱伯庸文序
    明·曹学佺
    今之作文者,如人相见,作揖曲躬之际,阔别致谢,寒温都尽。及其执茶对坐,别无可说,不过再理前词,往往重复。
    【又如俗人唱曲,以一句为数句,以一字为数字,不死不活,希图延场;及其当唱之处,则又草草读过而已。】
    噫!此所谓“时套”也。
    今之作揖不如是,则人必怪之;唱曲不如是,则无人击节赏音。【作文之趋于时尚,亦如是矣。】其病在于无师友传授,而少浸润之于义理,徒逞其私臆,求作新奇,不知反落套矣。
    钱生伯庸,其家师于岳水部之初,以之初书谒见于予。予观其人,不为时俗所染,岂非欲随地求师而汲汲于义理者?予愧浅率,不足以答伯庸。伯庸归,试以其文质之尔师之初。之初之作人,无时套者也,其论文亦如之。

【问题】
    22.下列与本文体裁不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送东阳马生序》
    B.《<指南录>后序》
    C.《白莽作<孩儿塔>序》
    D.《伶官传序》
    23.赏析画直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24.对“作文之趋于时尚,亦如是矣”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文的风格走向时髦,也是因为人们相见或听曲时的行为方式引起的。
    B.写作文的人追求时髦,也是因为受到社会上待人接物风气的不良影响。
    C.写作文讲究虚浮时髦,也是由于人们肤浅不正确的评价所逐步导致的。
    D.作文的风格时髦虚浮,也是由于人们只重形式不讲内在主题淡漠所致。
    25.从文中看,造成文章落入时套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6.简析曹学佺对钱伯庸和《师说》中韩愈对李蟠欣赏点的异同。(4分)

【参考答案】
    22、A
    23、运用了比喻(类比)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当时人们作文空洞无物,套话连篇,前后重复,毫无新意,平庸无奇的流弊。
    24、C
    25、没有师友传授,在道义理学上缺少熏陶,只是卖弄个人想象,谋求新奇,不知反而落入流行的模式之中。
    26、同:钱伯庸和李蟠两人都不为世俗所影响,拜师学习,虚心请教。异:李蟠六艺经传普遍地学习(求广度),而钱伯庸学习文章的写作讲究内容思想(求深度)。
    【译文】
    如今的人写文章,好像与人相见。
    作揖鞠躬之际,道阔别,致谢意,问寒问暖之类的话都了个遍,等到端起茶杯对面向坐时,却又无话可说了,要说的话,不过反反复复是把前面说过的话再说一遍。
    又像是俗人唱曲,把可以一句唱完的唱成了几句,可以用一个字来唱的用几个字来唱,不死不活地,希望延长演出时间;等到他应该着重唱的地方,却又像读书一样草草带过。
    唉!这就是所谓的“流行的模式”。
    如今,作揖不这样,人们就一定感到奇怪;唱曲不这样,就没有人拍手赞赏的声音。写文章追求时尚,也是这样。这其中的病因在于没有师友传授,在道义理学上缺少熏陶,只是卖弄个人想象,谋求新奇,不知反而落入流行的模式之中。
    钱伯庸,他在家时,师从水部官员岳之初。钱到金陵,拿着岳之和的推荐信来拜见我。我看他这个人,没有被当下的俗套沾染,他难道不是想在这里找到老师,急切地学到理学的人吗?我有愧于自己的浅薄粗俗,回答伯庸的问题不足以使他满意。伯庸回去以后,试着把自己的文章拿去询问自己的老师之初。之初的为人,没有流行的那一套,他讨论文章也是如此。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小大甚众,不遇。去之赵,见逐。之韩
  • 下一篇:当“你懂的”成为公共语言
  • 【推荐文章】

  • 送杜十四之江南

    【原文】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 6.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分析作品中矛盾冲突

    【问题】 6.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分析作品中矛盾冲突对刻画人物的作用。(4分) A....

  •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原文】 水调歌头 秋色渐将晚①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

  • 月夕

    【原文】 月夕 陆游 开户满庭雪,徐看知月明。微风入丛竹,复作雪来声。 俗尘不待扫...

  •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原文】 [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

  • 初晴游沧浪亭

    【原文】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

  • 【最新文章】

  • 蜀绣与苏绣、粤绣和湘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 (5)《三峡》中写三峡秋天景色两句是【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 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
  • 漫感 己亥杂诗
  • 在英文中,原创性或者独创性一般用originalit
  • 鉴宝
  • 褚渊,字彦回,河南阳翟人也。父湛之,骠骑将
  • 牡丹
  • 农家
  • 送杜十四之江南
  • 萧颖士风节
  •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位于亚洲大陆的
  • 郑大纯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