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①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1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5819  浏览:

【原文】
    ①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原?”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②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③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

【问题】
    16.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子始与苏秦善
    (2)因而数让之
    (3)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
    (4)使人微随张仪
    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B.念莫可使用于秦者
    C.与同宿舍
    D.方且报德
    18.把文中的画直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19.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两句话分别反映了张仪当时□□□□和□□□□的心理状态。(2分)
    20.苏秦先召辱张仪后“暗中”相助的原因是什么?(5分)

【参考答案】
    16.(4分)(1)交好
    (2)责备
    (3)如愿,实现
    (4)暗暗地
    17.(3分)D
    18.(5分)苏君担心秦国进攻赵国使合纵的约定失败,认为除了您没有人能取得秦国大权,因此激怒您,让我暗中送给您钱财,这全是苏君的计谋。(3分)现在您已被重用,请允许我回去告知苏君。(2分)(本题两句话各为一评分单位,分别是3分和2分。第一句得分点为:“败”,“从”,“莫”,“秦柄”,“阴”,“奉”,判断句;第二句得分点为:“请”,被动句。得分点错1处扣1分,把所属评分单位分数扣完为止)
    19.(2分)大惑不解(或疑惑不解等);如梦初醒(或恍然大悟等)
    20.(5分)苏秦担心秦国攻打赵国导致合纵失败(1分,这一点不答扣1分),深知只有张仪能得“秦柄”,而自己才能不及张仪(1分),故先召辱激怒张仪,坚定其入秦的决心(1分);又深知张仪家贫不能如愿,暗中资助使他得偿所愿(1分),张仪因感恩苏秦而不攻打赵国(1分,这一点不答扣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吉祥寺花将落而述古不至 述古闻之明日即来坐上复用前韵同赋
  • 下一篇:①《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刻其桷,非礼也。御孙谏曰:臣闻之
  • 【推荐文章】

  • 寄陈伯玑金陵

    【原文】 寄陈伯玑金陵 (清)王士禛 东风着意吹杨柳,绿到芜城①第几桥? 欲折一枝...

  • 赠别友人

    【原文】 赠别友人 卢纶【1】 愁听千家流水声,相思独向月中行。 侵阶暗草秋霜重,遍...

  • 宿武阳即事

    【原文】 宿武阳即事 [唐]孟浩然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嶂似空虚。...

  • 甲辰八月辞故里

    【原文】 甲辰八月辞故里① 张煌言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

  • 浪淘沙·临川文昌楼望月

    【原文】 浪淘沙 临川文昌楼望月 张翥① 醉胆望秋寒,星斗阑干。小窗人影月明间。客...

  • [中吕]喜春来·金华客舍

    【原文】 [中吕]喜春来 金华客舍 张可久 落红小雨苍苔径,飞絮东风细柳营。 可怜客里...

  • 【最新文章】

  • 请你参与“亭亭皆有情·探寻亭文化”阅读活动
  •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正确的文明历史观的导引。目
  • 裴行俭,字守约,绛州闻喜人。贞观中,举明经
  • 寄陈伯玑金陵
  • 结合《童年》中的阿廖沙,来表述环境是否决定
  • 结合《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表述环境是否决
  • 5.环境是否决定人的命运?结合人物的遭遇来表
  •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
  •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
  • 27.综合性学习——“关爱留守儿童”。(5分)
  • 仰望苍天
  • 赵温叔
  • 江亭月夜送别(其一) 江亭月夜送别(其二)
  • 谈美感教育
  • 这一场,来来往往,斗经三十回合,不见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