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戏神

发布时间:2022年1月3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刘建超  文章ID:57152  浏览:

【原文】
    戏神
    刘建超
    1常河在老街唱戏,常河唱的戏是地方戏,叫曲子。曲子戏源于清末年间,从老街民间踩高跷曲演变而来,不过百十年的光景。老街是曲子戏的发源地,因老街人爱听曲子戏,被称为曲子窝。曲子戏的调门也都是几代曲子艺人从老街各行各业的叫卖声、读书声、吵骂声、哭诉声中提炼出来的。曲子一响,忘了爹娘。可见老街人对曲子的痴迷。
    2常河最擅长的是哭戏,在曲子代表戏《卷席筒》里,常河饰演小仓娃,小仓娃在大堂上诉冤那一大段八十五句的“哭诗调”,最让老街戏迷魂魄出窍——
    哎嗨——我的大老爷呀
    你稳坐在察院
    我把这前前后后
    左左右右曲曲弯弯
    星星点点一点不留一齐往外端……
    3常河嗓音洪亮,吐字清晰,就是戏园子里没有扩音设备,常河照样能让剧场里坐在每个角落里的戏迷听得清清亮亮,舒舒坦坦。尤其是最后一句的甩高腔:我的大老爷呀,你看我浑身上下,上下浑身都是冤哪——更是伴着叫好声、掌声和泪水飞舞。
    4有人说常河唱得好是因为常河敬拜戏神。有人看见常河在唱戏前总是要恭恭敬敬地对着戏神的画像作揖敬拜,十分虔敬。常河拜的戏神是谁?有人说是汤显祖,有人说是曲子戏的创始人朱天水。现如今的老街人谁也没有见过。
    5老街有个传说:老街有个富商的女儿貌美如仙,却患上忧郁症,茶饭不思,寝食难安,闭门不出,家人多方求医不见好转。有人建议富商带着女儿去听常河的戏。富商虽然不情愿,无奈之下也只好试试,便让家人硬把女儿带到了老街戏园子。谁知,常河的戏一开场,女儿就随着常河戏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如醉如痴。戏散场,女儿竟然在老街小店里喝了两碗“不翻汤”,到家里一觉睡到天亮。富商的女儿相中了常河,非要以身相许。这个传说没有经过考证,不过富商连包了十场戏却是真的。
    6常河唱曲子是卖了命的,每次唱完“哭诗调”,汗水都会溻透戏服。管理服装的云袖姑娘,不管戏啥时候散场,都要把常河换下的戏服洗过晾干熨烫,收拾停当。一来二去,常河和云袖有了交往,几年后两人成亲。
    7常河和云袖的儿子常小河八岁那年,老街的剧团散了,剧团的人各找门路。常河和云袖在老街开了间馄饨铺,生意不好不坏,勉强维持生计。
    8有人建议常河在铺子里唱戏以招徕客户。常河说,曲子是艺术,我又不是个卖唱的。日子清贫,常河两口子却很踏实。有闲暇,常河就教儿子常小河唱曲子。儿子极聪颖,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参加省电视台的戏曲大奖赛,获得了少年组的第一名。
    9常小河考入京城的一所戏剧学院;常河的媳妇云袖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家里的负担一下子沉重起来。
    10一天傍晚,常河当年的同门师弟登门拜访,言语支吾,心不在焉。常河说,师弟,有话直说吧。
    11师弟磕磕巴巴地说,汝州有个老板的父亲去世了,正办丧事。去世的老人是个曲子迷,当年听过常河的戏。老板想请常河去唱一场,给两万报酬。
    12搁在往日,常河非摔了杯子和师弟翻脸不成。看着重病在床的妻子,常河应允了:只要不在老街唱,我去。
    13灵棚搭在街口人来人往的热闹地界,排场很大。
    14戏台子搭建在灵棚的对面。看热闹的人不少,乱哄哄的。
    15哎嗨——我的大老爷呀
    16常河一亮腔,人群立刻安静下来。有懂戏的人立马就认出了常河,消息传开,街里的男女老少都跑出来看热闹。
    17常河的“哭诗调”唱得看热闹的人泪流满面,让出丧的人愈加悲痛。办丧事的老板长足了面子,多给常河塞了一万元。
    18常河回到家里,把钱拿给妻子看,咱有钱看病,有钱供儿子读书。你安心养病,咱这个家塌不了。
    19常河洗漱过后,对着戏神的画像默默不语,泪水直流。
    20有了开头就收不住了,来请常河去唱红白喜事的人越来越多,价码也越给越高。常河来者不拒,只是有一条,绝不在老街唱。
    21常小河在京城举起全国的戏剧梅花奖①奖杯的时刻,他的父亲常河在老街訇然倒下。
    22哎嗨——我的大老爷呀——
    23常小河在父亲的葬礼上,唱起了催人泪下的“哭诗调”。
    24送走了父亲,常小河在父亲常常敬拜的戏神像前深深地鞠躬,那戏神的位置摆着父亲常河的照片。
    注:①梅花奖: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

【问题】
    8.“哎嗨——我的大老爷呀”在小说中出现三次,请分析其作用。(4分)
    9.本文从第9段开始以频繁分段的方式叙述情节,请分析作者的意图。(4分)
    10.本文第21段“訇然”一词很有艺术感染力,请结合全段加以赏析。(3分)
    11.常河父子敬拜的戏神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8.答案示例:第一次出现是让读者对常河的“哭诗调”的内容有感性认识;第二次出现是常河因家庭窘况,被迫打破“曲子是艺术,不卖唱”的原则,为了钱登台,满腔的悲戚与羞耻由哭诗调传达出来;第三次是常河已逝,常小河在获得中国戏曲最高奖后,用父亲的哭诗调纪念父亲,安慰父亲负重的灵魂,传承父亲对戏曲艺术的虔诚之心、脱离物质的纯粹之心。哭诗调出现三次是常河生命重要时刻,结构上也将小说情节有机串联,浑然一体。(4分)
    评分标准:第一次,投入、水平高、技艺高超;第二次,无奈、苦楚、悲愤、羞耻;第三次,告慰、纪念。推动情节发展。
    9.答案示例:小说从第9段开始,常河的生活发生重大转折,被迫卖唱营生。频繁的分段将每一段的内容突出呈现在读者面前,将常河无奈、羞耻、煎熬的复杂心理凸显出来。强调或强化了每一次的变化,使得情节扣人心弦。(3分)
    评分标准:
    概括:家庭变故,被迫卖唱营生(1分)
    复杂情感:无奈、羞耻、煎熬。(2分)
    效果:强调或强化了每一次的变化/体现了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使得叙述节奏更快/使得故事扣人心弦/言简意深。(1分)
    10.答案示例:“訇然”一词拟声,描写出常河倒下时声音响,身体沉重。这将常小河举起奖杯与常河的訇然倒下形成对比,常小河之喜与常河之悲,常小河成为戏曲界翘楚,而常河终其一生都是丧礼上卖唱的小人物。但对比并没有将两者对立起来,而是将两者的联系强调出来。正是常河的培养和牺牲才造就了常小河,正是常河心中对戏曲艺术的无限虔诚与热爱才是常小河登上最高奖的真正支柱。作为小人物,常河的倒下和最高奖杯同样沉重。(3分)
    评分标准:
    强调常河去世的突然/仓促,或悲壮感/给人以冲击感/化无形为有形(1分)与得奖形成对比/反差(1分),两者的联系:传承、造就、了却心愿(1分,言之成理即可)
    11.答案示例:常河拜的是汤显祖、朱天水,汤显祖代表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传统,朱天水代表以曲子为代表的民间戏曲艺术生命,常小河拜的是常河,常河代表的是对艺术的精深准求和民间戏曲艺人对戏曲的无限虔诚与纯粹的热爱。(4分)
    评分标准:常河拜……,汤显祖代表了中国戏曲的传统文化(1分),朱天水代表了民间/来源于生活的戏曲(1分);常小河拜……,不仅教会他对艺术精益求精(1分),也教会他在任何逆境中都能坚守对艺术的追求、热爱(1分)。如果能写出都表现了对艺术的坚守、一脉相承等也可得分(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变通的艺术
  • 下一篇:题溪山叠翠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