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咏老见示
作者:刘禹锡 文章ID:59091 浏览:
【原文】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唐)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①。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注】①翛(xiāo)然:自由自在,心情畅快的样子。
【问题】
⑴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意思是:人谁不害怕老?老了又有谁来怜惜你呢?
B.诗人说:“身体消瘦衣带紧,头发稀疏帽偏斜,爱惜眼睛不读书,针灸调理为延年。”
C.后六句诗意思产生了巨大的转折,诗情一振而起,语言直白易懂,读来极为亲切。
D.“莫道桑榆晚”中“桑榆”指的是日出的地方,王勃的《滕王阁序》也用过这个典故。
⑵赏析“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3分)
⑶白居易在《咏老赠梦得》中说:“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尽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面对晚景,两位诗人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
【参考答案】
⑴D “莫道桑榆晚”中“桑榆”指的是日落的地方。(3分)
⑵意思是说“人老了经历的事多,理解也深刻透彻,看人也像看山河一样;仔细想想自己还是很幸运的,想到这心情感到很是畅快愉悦”;运用比喻,说明老人看事情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洞察力;这四句感情深挚,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真情关爱和真诚劝勉。(3分)
⑶面对晚景,白居易的诗生动地描述老人的处境和心态,流露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刘诗前六句是对白诗的回答和补充,后六句则是对“老”的颂赞,使人读后会觉得“老”不可怕,而是更充满希望,寄托出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