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文明的拐点

发布时间:2022年3月20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上弦月  文章ID:60336  浏览:

【原文】
    文明的拐点
    上弦月
    1
    墩子扛着头小牛犊,往扛犊岗顶攀爬。他身后拖着条尾巴——八岁的儿子。
    扛犊岗顶有片足球场大小的平整土地。耕地需要牛,可扛犊岗四周刀削斧劈般陡峭,连牛都牵不上去。为了耕种那片地,人们只能把刚断奶的小牛犊扛到岗顶放养,待它长大后耕作,让它在岗顶终其一生。
    据说,从尧舜爷时代起,人们就用这种方式,耕种着那块土地。
    往事越千年,现在那块土地由墩子家“联产承包”。
    “要是狼把牛吃了,咱家的地不就种不成了?”
    “在咱这山区,狼祸害牛不算稀罕,可狼从不上扛犊岗!”
    “为啥?”
    “老辈人传下来的说法是,在很早很早以前,普天下发大洪水,只有咱这里的高山没有被淹,扛犊岗顶,成了人间最高的一块耕地。”
    “我们老师就讲过‘洪水灭世’的故事!”
    “为了使人间最后一块地能耕种,世人不至于绝种,玉皇大帝警告所有的狼:哪个敢上扛犊岗,顷刻天打雷劈!”
    “我们老师说,世上没有玉皇大帝。”
    “可是自古至今,从没有狼到扛犊岗顶去祸害牛。”
    2
    儿子没考上大学,墩子要他在家,和自己一起耕种那块地,又搬出了老辈人传下来的说法:“‘洪水灭世’过后,天下死里逃生的不过十几人;这些人,都是靠那块地才渡过了大饥荒,也才有了现在的世界。耕种那块地,是咱家的造化呀!”
    儿子还是不愿过土里刨食的生活,到城市打工去了。
    墩子仍然独自耕种那块地。他十天半月才带吃食上去一次,那上面有山泉,有他搭建的A字形草棚。上去后他与牛为伴,住上几天,把农活干完再下山。
    【站在扛犊岗顶,可俯视燕衔春来、雁载秋去,雾漫月沉、霞涌日浮。在这似人间不似人间、非仙境莫非仙境的地方耕云锄岚,春播一颗种、秋收万粒金,墩子觉得自己就是个神仙,老死也不愿离开。】
    他喜欢久久地鸟瞰山脚下的村庄和自己的家:早上,家门前的河水晃着朝阳的万道红光,浴在红光里、只有钢笔大小的媳妇在河边洗衣裳;晾晒的床单、被面,彩蝶般在晨风里上下飘飞。偶尔,媳妇会冲着他挥胳膊:“你什么时候回来——”墩子尽管听不到却知道她在喊什么,亮开嗓门回应:“带的酒还没喝完呢——”
    3
    转眼儿子到了结婚年龄。结婚是要花一大笔钱的。正遇到扛犊岗顶那头牛老了,该换小牛犊了,发愁的墩子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热血沸腾起来,打电话让儿子回来商量。
    “这次,咱们扛一公一母两头牛犊上去,繁衍出一群牛,扛犊岗顶有的是草!”
    “干吗?”
    “咱们也耕也牧,在扛犊岗顶办个小养牛场。”
    “对!现在一头牛,就是杀了卖肉,连皮带肉也能卖近万块钱呢!”
    “以后你就不要再外出打工了,那块地和养牛场都给你经管!”
    “可是……狼真的从来不上扛犊岗?”
    “自古至今,从没有狼到扛犊岗顶去祸害牛。”
    父子俩大碗喝酒。
    4
    父子俩一人扛着一头牛犊上扛犊岗。
    可是到地方一看,老牛不见了,唯有一滩血!
    “我说吧,狼怎能偏偏不上扛犊岗呢?”
    “可是自古至今……”墩子蹲在地上查看过血迹,一拍大腿跳起来,“不是狼,是人!”
    因为再贪婪的狼,也不会把牛连皮带骨头都吞了。
    那块地,种不成了。养牛场的梦,更是碎得七零八落。
    五十多岁的墩子,只好随儿子到城市打工去了。那块世人耕作了几千年的地,从此荒了。
    后来儿子才知道:狼之所以不上扛犊岗,是因为扛犊岗上下蝎子草极多。狼一旦被蝎子草“蛰”到,会全身糜烂而亡,因此避而远之。(有删改)

【问题】
    14.请根据全文,解释题目“文明的拐点”的含义。(2分)
    答:【    】
    15.小说围绕着主人公墩子和扛犊岗的关系展开情节,请根据该线索概括小说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每点不超过8个字)。(4分)
    答:【    】
    16.请分别概括墩子父子的性格特点。(5分)
    答:【    】
    17.请指出文中画线段落在语言上的特点,并简要分析该段落在全文中的作用。(5分)
    答:【    】
    18.小说中墩子父子对于“狼不上扛犊岗”的原因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请结合文意分析作者通过这两种解释试图传达怎样的观点,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认识。(7分)
    答:【    】

【参考答案】
    14.①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1分)
    ②世风日下,传统美德的失落。(1分)
    15.①墩子扛牛犊上岗。(1分)
    ②墩子醉心岗顶耕作。(1分)
    ③墩子梦想岗顶养牛。(1分)
    ④墩子离开扛犊岗。(1分)
    16.①父:坚守传统、(1分)勤劳淳朴、(1分)易于满足;(1分)
    ②子:思想开化、(1分)为人精明。(1分)
    17.语言特点:精炼、典雅、句式较整齐。(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作用:①渲染农耕生活的美好;
    ②表现主人公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陶醉;
    ③并和后文形成对比,凸显现代人性的贪婪和丑恶。(每点1分,共3分)
    18.作者观点:①人若失去信仰,作恶便无所顾忌;
    ②智慧一旦被贪婪驱使,人将比禽兽更加凶残。
    认识:略。(只答出观点没有结合生活体验谈认识每点2分,只答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生活体验谈认识得4分,答出两个观点并结合生活体验谈认识得7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唐寅《菊花》 李白《感遇》
  • 下一篇:托尔斯泰年老的时候,一个美国女作家去拜访他,问他为什么不写作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