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
作者:未知 文章ID:63459 浏览:
【原文】
(一)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相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
(二)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配者,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但见牧童樵叟,歌吟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问题】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臣一四海 一:统一
B.庶几狎而得之 狎:亲近
C.与夫惊禽骇兽 骇:使……惊骇
D.意其不化为朽壤 意:料想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予少以进士游京师 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B.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犹能仿佛子之平生 鹏之徙于南溟也
D.予乃见其盛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秘演诗集序》在构思上别具匠心,由“天下无事”日久,引出亡友石曼卿,又由曼卿及诗序的主人秘演。
B.从文中可见作者欧阳修与石曼卿、秘演三人互相熟识,互相欣赏,而三人中秘演与欧阳修的交情更长一些。
C.两文文体不同,但都有对石曼卿的悼念之情,《祭石曼卿文》感情充沛而放纵,《释秘演诗集序》理性而节制。
D.祭文的形式多为骈文或四言韵文,《祭石曼卿文》打破了这一常规,形式上骈散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3分)
(2)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与鼯鼪?(4分)
【参考答案】
16.C。形容词,“害怕的”。
17.D,副词,竟然。A,凭借;把。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C,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8.B,“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
19.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断对两处得1分)
20.(1)曼卿在酒中隐身,秘演则在佛教中隐身,都是奇男子。(状语后置一处1分,判断句1分)
(2)今天已经是这样,再过了千秋万岁,怎知道不是在洞穴里面深藏着狐狸貉子、鼯鼠和黄鼠狼?(“固”1分,“更”1分,“安知”反问句式1分,句子大意1分)
【译文】
(一)
我年轻时因考进士寄居京城,因而有机会遍交当时的贤者豪杰。不过我还认为:国家臣服统一了四方,停止了战争,休养生息以至天下太平了四十年,那些无处发挥才能的智谋雄伟不寻常之人,就往往蛰伏不出,隐居山林,从事屠宰贩运的人,必定有老死其间而不被世人发现的,想要跟从访求他们,与之结交而不可得。后来却认识了我那亡友石曼卿。
曼卿的为人,胸怀开阔而有大志,今人不能用他的才能,曼卿也不肯委屈自己迁就别人。没有施展志向的地方,就往往跟布衣村民饮酒嬉戏,闹得痛快颠狂也不满足。因此我怀疑所谓蛰伏而不被发现的人,或许会在亲近的玩乐中得到。所以常常喜欢跟从曼卿游玩,想借此暗中访求天下奇士。
和尚秘演和曼卿交往最久,也能够将自己遗弃在世俗之外,以崇尚气节为高。两个人相处融合毫无嫌隙。曼卿在酒中隐身,秘演则在佛教中隐身,所以都是奇男子。然而又都喜欢做诗自我娱乐。当他们狂饮大醉之时,又唱又吟,又笑又叫,以共享天下的乐趣,这是多么豪迈啊!当时的贤士,都愿意跟从他们交游,我也常常上他们家。十年间,秘演北渡黄河,东到济州、郓州,没有遇上知己朋友,困顿而归。这时曼卿已经死了,秘演也是又老又病。唉!这两个人,我竟看到了他们从壮年而至衰老,那么我自己也将衰老了吧!
(二)
“唉曼卿!在世时是英雄,死后成为神灵。他同万物一道生死,最后又回归到无物的地方。他是暂时相聚的形体,不与万物一道灭亡。他卓越挺立,永垂不朽,给后世留下英名。这从古时的圣贤到现在,都是这样的,留著于史册,像日月星辰一样明亮。
唉曼卿!我没有看见你已经很久了,还能仿佛记得你生前的容貌。你气宇轩昂,襟怀坦白,光明磊落,高大英俊,虽然埋藏在地下,想来不会腐朽化为泥土,而会变成金玉的精华。如果不是这样,此地为什么生长着高达千尺的松树,出产有九根茎的灵芝草。无奈荒烟野草,藤蔓缠绕,荆棘纵横;风雨凄凉,霜露下降;磷火飘动,飞萤明灭;只见牧童与老樵夫唱着山歌,上上下下;惊恐的飞禽与害怕的野兽,前后徘徊,发出悲切的鸣叫呼声。今天已经是这样,再过了千秋万岁,怎知道不是穴洞里面,深藏着狐狸貉子、鼯鼠和黄鼠狼?而自古以来,圣贤都是这样,单单看不到累累相连的旷野和荒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