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童庆炳:与书为友的作家导师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3日  更新时间:2023年8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67882  浏览:

【原文】
    童庆炳:与书为友的作家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与书为友的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于2015年6月14日下午突发心脏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80岁。作为文艺理论界的泰斗,童庆炳曾培养过该领域众多知名学者,莫言、余华、刘震云等知名作家都曾经是他的学生。
    1936年12月27日,童庆炳出生在福建省连城县莒溪乡一个清贫的农家。读小学时,童庆炳常考第一名。1949年夏,童庆炳出乎父亲意料地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跨进了连城一中的校门。
    读完初一后,迫于生计压力,“家中老大”的他被父亲强令辍学回家,走上扛担挑柴之路。可他心有不甘,几次向父亲提出复学的要求,然而父亲毫无妥协之意。1950年的一天,他不顾一切拿起行李和几斤米,还有祖母给的送终钱——四块银元,离开家毅然朝通往县城的路走去,他发誓哪怕是当乞丐也要把书读完,要成为一个大写意的人。
    1952年,童庆炳初中即将毕业时,偷偷报考了邻县的龙岩师范学校,并且顺利考取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可战战兢兢的他一直等到一次父亲喝酒兴起的时候逼着父亲当着朋友的面写下一张字据后,才得以延续自己的读书生涯。
    龙岩师范学校的校风、师生关系以及教师们的修养,给童庆炳留下了非常美好的记忆。他在这里不仅成长为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还爱上了读书和写作。
    1955年,师范毕业的童庆炳通过参加苛刻的保送大学的考试,进入了北京师范大学,遇上了黎锦熙、黄药眠、启功等一大批名师巨匠,这给了他充分深入研读经典的机会。
    1958年7月,童庆炳提前一年毕业,在北师大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任助教。1961年开始“疯狂”地研读《红楼梦》。
    经过两年的潜心研究,童庆炳写了一篇近两万字的论文:《高鹗续(红楼梦)的功过》,论文在曹雪芹逝世两百周年之际,刊载于1963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的“红楼梦研究专刊”。这篇论文发表后,童庆炳受到了学界的注意,他也被调回中文系,开始了教学研究之路。
    1963年9月,童庆炳被教育部派到越南国立河内师范大学任教,讲解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课程。教学过程中,他重新注译了屈原的《离骚》,还系统地钻研中国文学史,为学生编写了深入浅出的讲义,此外还编写了几十万字的作品注释。那段日子是紧张、劳累的,他却视之为一种精神享受。
    1967年9月,他又被派往阿尔巴尼亚的国立地拉那大学历史语言系任教。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告诉他,图书室就在地下室,带一把改锥和一个手电筒就可以进去了。于是,他在午休时间溜进了那个不大的地下室,顺着手电筒的光线,看到了《鲁迅全集》《诗经》《楚辞》《左传》《史记》等书籍以及王维、李白、杜甫等人的诗歌选集,还有歌德、席勒、海涅等作家的经典作品。与这些书籍为友,童庆炳觉得自己空前的“富”。
    1970年夏天,童庆炳回国。回国后,他烧了一年锅炉,“靠边站”①了一年。这又给他创造了一次自学的良机:当时,北师大图书馆已经允许借书,童庆炳基本上每周或每半个月都会借一次书。他的床头、桌上和枕头边永远摞着一尺多高的书籍和读书卡片、笔记本。
    在童庆炳的夫人曾恬看来,如果说在越南教书时,童庆炳所看的书相当于让他读了个硕士的话,那么,在“文革”期间,他等于是读了个博士。
    多年的读书、思考和探究,终于迎来了开花结果的丰收季节:1978年童庆炳发表论文《略论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1979年发表论文《再论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童庆炳几乎是以一年一部理论作品的频率出现在文艺界,在6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出版了30余部著作,发表了近300篇学术论文,外加两部小说和一部散文随笔集。
    1985年,北师大文艺学开始招博士生和硕士,他竟不辞劳苦地超额带了13个,并且这些“童家军”经过他一丝不苟的调理和引领,如今基本上都成了中国文艺学界的中坚力量。教学中,他经常对学生强调,要用生命来投入,才能真正把学问做好。
    作为有着丰富经验的文艺学学科带头人,童庆炳以提携年轻人为己任,时刻关心青年学生和教师的成长。1993年,在《东方丛刊》组织的“诗学大奖赛”中,王一川的论文得了一等奖,获奖金一万元;作为导师的童庆炳,他的论文只得了三等奖,奖金两千元。《东方丛刊》杂志社怕童庆炳不高兴,特意向他表示歉意。童庆炳在回信中说:“哪里有比这样的事情更让我高兴的呢?三个奖,我们师生就得了两个!”
    注:①“文革”这一特殊历史年代中的习惯用语,它是对当时有“问题”的领导干部采取的一种暂不撤职、免职但停止权力的内部临时性组织处理措施。

【问题】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作为文艺理论界的泰斗,童庆炳曾精心培养过该领域众多知名学者,也培养了一批文学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可以说是他最为得意的弟子了。
    B.读完初一后,迫于生计压力童庆炳辍学回家,心有不甘的他几次向父亲提出复学的要求,都被拒绝,后来他父亲才让他向祖母要了四块银元,带上行李和几斤米复了学。
    C.在龙岩师范学校学习期间,童庆炳爱上了读书和写作;1963年,论文《高鹗续(红楼梦)的功过》发表后,童庆炳开始受到学界的注意。
    D.在越南任教期间,童庆炳因为讲解中国古典文学、古代汉语等课程,所以重新注译了屈原的《离骚》,还系统地钻研中国文学史,编写了几十万字的作品注释。
    E.他经常对学生强调,“用生命来投入”,实际上这也是童庆炳读书、写书和教书情状的一种精神写照,与书为友使童庆炳勾勒出了人生的“大写意”。
    (2)童庆炳与书为友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6分)
    (3)作为一个事业有成的作家和导师,身上具有那些优秀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4)探究童庆炳与书为友和成为作家导师之间的关系。(8分)

【参考答案】
    (1)【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概括作品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
    【答案】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
    【解析】A项“莫言是他最为得意的弟子”文中根据不足;B项“让童庆炳向祖母要了四块银元”错误,此时的父亲一直都在反对童庆炳读书;D项强加凶果。
    (2)【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
    【答案】①早年求学时,排除阻力,力争“要把书读完”;报考龙岩师范,延续读书梦想;通过参加苟刻考试进入北大,赢得研读经典机会。②国内外任教期间,大量研读经典,注译作品,发表论文。③“文革”期间,自学不辍,时常到北大借书阅读,床头、桌上、枕边多书。④“文革”之后,研读写作,发表许多著作、论文、文学作品。(任选其中三点,意思答对即可,6分。)
    【解析】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再审题,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最后形成答案。具体做法,先通读全文确定答题区间,反映“童庆炳与书为友”的内容主要在5、6、8、10、12段,然后考生可以概括各个方面的内容即可。
    (3)【知识点】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能力层次是D级(鉴赏评价)。
    【答案】①有远大志向。立志要把书读完,成为一个大写意的人。②不畏艰难,争取读书机会。③坚守梦想,持之以恒。④治学谨严,善于思考和探究。带学生不辞劳苦而又一丝不苟;(任选三点,其他的比如答“豁达”也可,6分。具体结合文本分析,酌情给分。)
    【解析】文章主要写了童庆炳求学,读书,治学等几件事,通过这些事可以看出他具有坚持梦想,持之以恒,治学严谨,乐于教学生等优秀品质。
    【思路点拨】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先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再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
    (4)【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评价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F(探究)。
    【答案】①因为喜欢读书,他从福建清贫农家考入北京。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遇上大批名师巨匠,这给了他充分深入研读经典的机会。②因为喜欢读书,他幸运地避开了多次运动,每一次人生的“低谷”,都成为他潜心读书的良机。在越南读书,相当于读了个硕士;“文革”期间,等于读了个博士。③长期的阅读积累,为他的理论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④多年的读书、思考和探索,让他迎来了开花结果的丰收季节,最终成就其作家导师的泰斗地位。(每点2分,8分)
    【解析】回答本题先通读全文,再思考“童庆炳与书为友和成为作家导师之间的关系”,关键抓住“关系”,即为什么童庆炳能成为“作家导师”。
    【思路点拨】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切不可空发议论。思路是:首先明确提出观点(观点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层思考,分条作答。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杨老实吃名菜
  • 下一篇:生态文明美: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
  •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

  • 【最新文章】

  •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
  • 水村闲望
  •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 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 客游
  •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父琇,贵州参议。文
  • 第二条路
  • 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
  • 虫洞和时间旅行
  • ①。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
  • 夏日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
  • 蕉语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