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
作者:未知 文章ID:76074 浏览:
【原文】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节选自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
【问题】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4处)
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
(2)文中的《随园诗文集》的作者是【 】。本文作者姚鼐是清朝散文【 】派的奠基人。
(3)根据上面的短文,用自己的话概括《随园诗文集》得到珍视的原因。
【参考答案】
(1)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
(2)袁枚;桐城派
(3)因为袁枚在古文创作方面通晓古人的作文之法,能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诗歌方面能将一般人心里想说而难以表述的意思表述清楚。
参考译文:
袁君无论是写古文还是骈文,都能自己抒发出心中的所思所想,并且与古人的文法相通。对于作诗,他尤其能驰骋自己的文才,世人心里想表达出来却无法表达的,袁君都能替他们表达出来,当代的文士大多都仿效他的文体。所以《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的公卿大夫,下到街市的小商小贩,都知道看重它。连海外的琉球,也有来求取袁君的书的。袁君做官虽然并不显达,但世人认为一百多年来,尽享山林的乐趣,又在文章上极负盛名,大概没有人比得上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