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唐代重阳诗中的典故“白衣送酒”,与崇拜陶渊明有关。据南朝《续

发布时间:2023年6月14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76075  浏览:

【原文】
    唐代重阳诗中的典故“白衣送酒”,与崇拜陶渊明有关。据南朝《续晋阳秋》中载:“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此后“白衣送酒”“白衣到否”“望白衣”等成为重阳诗中诗人常用以来表现朋友雪中送炭,助成心愿;或借以咏菊花、饮酒等
    “菊”与“酒”是陶渊明诗酒生活的代表,所以唐人笔下的重阳诗中二者也不可缺。“白衣送酒”一直为唐代诗人所津津乐道,他们在自己的诗歌中对这一典故进行各种运用,杜审言在《重九日宴江阴》中写到“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身处佳节处“卑栖”之地的江阴且任职微的县丞,远离京城,无法与亲友团聚,但与当地淳朴的人们一起宴饮,少了些为近臣时繁琐的事务,诗人有了与陶渊明一样的归隐之心。有着和陶渊明一样洒脱情怀且嗜酒如命的李白,在诗中也写道“渊明归去后,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九日登山》)作为浪漫主义诗人代表的李白,怎能没有积极进取的态度和明朗乐观的精神呢?因而他笔锋一转“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李白笔下的“白衣送酒”是对自己在宣城闲适、自由的隐逸生活体现。刘长卿诗中“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九日登李明府北楼》),这句是对“白衣送酒”典故的反用,不用劳烦主人,客人已携酒前往,诗中主客在宴饮时的随意任情之状毕现。
    唐人在诗中对“白衣送酒”典故的化用,既有对陶渊明任性而为适意而止的生活情趣的追求,又有自己生活窘迫时的无奈,还有身处佳节而无友人在侧的悲叹。诗人高适曾说“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重阳》)但是诗人韦庄远离故园,在婺州独自登高欣赏紫菊,虽发出“白衣虽不至”的思友之叹,但“鸥鸟自相寻”句却能看到诗人在悲戚之中能自我宽慰的豁达之态。概言之,唐人重阳诗中多喜欢用“白衣送酒”的典故,体现出唐人对魏晋名士风度的效仿,但是,不再是魏晋士人们的故作旷达之态,而反映了唐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表现了唐人特有的自信精神和人生理想。
    (节选自任梦池《“白衣送酒”与赏菊饮酒》,2019年第10期《博览群书》,有删改)

【问题】
    (1)根据文章第二节,概括并简析唐代诗人是怎么运用“白衣送酒”这一典故的?
    (2)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白衣送酒”为唐代诗人所津津乐道的原因。
    (3)请分析文末句子中的“特有的”含义,并另举一种唐代诗歌体裁中的名句证明唐人这种特有的精神。

【参考答案】
    (1)①正用典故,主人热情豪爽,兴起归隐之心或体现闲适、自由的隐逸生活。②反用典故,不用劳烦主人,客人携酒前往或独自赏花,随意任情有自我宽慰的积极豁达之态。
    (2)①借“白衣送酒”表达对陶渊明任性而为、适意而止的生活情趣的向往与追求。②借“白衣送酒”表达对自己生活窘迫时的无奈,身处佳节而无友人在侧的悲叹。③借“白衣送酒”反映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展现在悲戚之中能豁达、自信的人生理想。
    (3)①“特有的”指唐人喜欢用“白衣送酒”的典故,有对魏晋名士风度的效仿,但不再是魏晋士人们的故作旷达之态,更是在诗人身处逆境时的一种真正的豁达淡定与积极自信。②比如“送别诗”中不再一味凄婉伤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昂扬乐观,充满唐人独有的自信与理想。再比如“贬谪诗”不是一味怀才不遇,更有一股傲岸的情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
  • 下一篇:远去的邮驿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