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骚》与《史》,千古之至文也。其文之所以至者,皆抗怀于三代
作者:未知 文章ID:76685 浏览:
【原文】
夫《骚》与《史》,千古之至文也。其文之所以至者,皆抗怀于三代之英,而经纬乎天人之际者也。所遇皆穷,固不能无感慨。夫子曰:“《诗》可以兴。”《骚》与《史》,皆深于《诗》者也,言婉多风皆不背于名教而梏于文者不辨也故曰必通六义比兴之而后可以讲春王正月之书。(选自章学诚《文史通义》,有删节)
【问题】
21.用“/”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言婉多风皆不背于名教而梏于文者不辨也故曰必通六义比兴之旨而后可以讲春王正月之书。
22.选文中《骚》《史》分别指【 】、【 】两部作品(2分)
23.作者认为《骚》《史》是千古至文的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答:
【参考答案】
21.言婉多风/皆不背于名教/而梏于文者不辨也/故曰/必通六义比兴之旨/而后可以讲春
22.略
23.情怀高尚(思想境界高),可追三代精英;能把握、推究天人关系的规律(或推究“天人之际”为己任)。(说明:深得《诗经》感发人情感的精髓,答出不算错,亦不得分;答成深得《诗经》比兴艺术手法为错解,但不扣分)
【试题分析】首先圈出材料中的相关文字,然后理解意思,最后进行概括。语段第一句说“夫《骚》与《史》,千古之至文也”,可见答案在后面,如“其文之所以至者,皆抗怀于三代之英”“言婉多风,皆不背于名教,而梏于文者不辨也,故曰,必通六义比兴之旨,而后可以讲春王正月之书”,这是说这两部书的思想境界高,可追三代精英;如“经纬乎天人之际者也”,这是说这两部书能把握推究天人关系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