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司马光《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尧夫彝叟兄弟》赏析

作者:未知  文章ID:77674  浏览:

【原文】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尧夫彝叟兄弟①
    司马光
    园僻青春②深,衣寒积雨阙。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

【注释】
    ①尧夫,范仲淹次子。彝叟,范仲淹第三子纯礼。本诗写于宋神宗西宁年间,王安石变法后,司马光处于政治不得意时期。
    ②青春,即春季。

【赏析】
    开首两句写时节。时当初春,诗人却觉得春深,是因为置身于偏僻的南园之故。连绵春雨方停,觉得身上衣裳有些难以抵挡这料峭春寒。
    中间四句写夜半酒醒。在这雨后添寒的夜晚,诗人与好友相聚,痛饮一番后,酩酊大醉。夜半酒力发散,方才清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只见满窗皓月正与他的卧处相对,十分晃眼。沉醉中醒来,再难成寐,于是便游目旁观,侧耳远听,但见万象寂然,群动俱歇。
    有心事的人往往如此:狂欢的时候,可以把一切都抛在脑后,然而一旦孤身独处,尤其是寂寂长夜难以成眠的时候,心头就会一阵阵地泛起涟漪。此时诗人便正处于此种心境中。他是想起了朝廷中那场关于变法的纷争。当初他在神宗面前与王安石争得很激烈,还给王安石写过两封信进行劝阻,可是王安石不听,皇帝也支持王安石,新法终于推行了,他想:我如此喋喋不休,难道是为了自己?还不是为了社稷、为了君王吗?司马光并不认为王安石的新法有进步意义,而他本人也认为自己是出于一片忠心的,因此最末两句便道:“只疑玉壶冰,未应比明洁。”南朝诗人鲍照《代白头吟》中说:“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后人便以“玉壶冰”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以后还有盛唐诗人王昌龄,他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来自比喻光明澄澈的品德。然而诗人在这里却说:我只怀疑“玉壶冰”这个比喻,还不足以用来比拟自己的明洁的品性和操守。这最末两句的点睛之笔,表白了诗人的心迹,也向朋友们流露了压抑于内心的一缕淡淡的委婉曲折之情。
    此诗虽然寄慨很深,却出之以淡笔,由景而情,缓缓道来,语言显豁,不事藻饰,因而不显得抑塞,而仍有一种清新之感。这是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赏析
  • 下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
  • 【推荐文章】

  •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赏析

    【原文】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①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

  •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赏析

    【原文】 山亭柳 赠歌者 晏殊 家住西秦,赌①博艺随身。花柳②上,斗尖新。偶学念奴...

  • 站成一棵树

    父亲是在李阳出事的第二天赶回村庄的。 事情也不算大,李阳打了同学。李阳以前也打同...

  • 给每一棵草开花的时间

    朋友去远方做事,把他在山中的庭院交给我留守。那是一座幽静而美丽的院落,在一片苍...

  • 《庭中有奇树》赏析

    【原文】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

  • 清明节可以成为“我们的节日”

    清明临近,合肥市文明办提出将在全市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此消息一出,有...

  • 【最新文章】

  •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
  • 司马光《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尧夫彝叟
  •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赏析
  • 所谓“旷达”
  • 镜子
  • 读书人是幸福人
  • 姜夔《凄凉犯》赏析
  • 拒绝“伪娘”的可用素材
  •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赏析
  • 我们对才艺的崇拜,已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 命运之上(节选)
  • 站成一棵树
  • 下雨天,真好
  • 总有一朵花正在为你开放
  •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