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抽芽时节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6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崔京生  文章ID:79577  浏览:

【原文】
    抽芽时节
    崔京生
    棕色的晚霞,像刚耕耘过的田野,一层层铺展在辽阔的蓝天。通往大队场院的土路上熙熙攘攘,叽叽嘎嘎调笑的大姑娘、小伙子,抱着板凳唱着歌的孩子们,打着招呼的老爷儿们……就像一条喧闹的河流。
    老蒯抄起墙根儿下的一把铁锹掂量着,眉毛拧成麻花:铁头是旧的,锹把是新楔的。他气鼓鼓地用锹把敲着东屋的窗提,说:“快着点,误了时辰我打折你腿!”
    屋里传出一个女孩子呜呜的哭泣声。
    正好路过的护林员林头看了个全。他转身刚要走,被老蒯招呼住。
    “我问你,干了几年护林员了?”老蒯问。
    “六年了吧。
    “六年!这是几年的树,你总认得吧?”老蒯把背后的锹把递到林头面前。
    林头脸像个红透了的山楂果,怯怯地睨了一眼老蒯。老蒯一张黑红累红的四方脸还像往常那样质朴、平静,但那双细眯的眼睛里却放射着严厉的光。
    “护林这买卖,挑着百家心,可得一碗水端平了啊!”老蒯从林头手里拿过锹把,顺势把一张五块钱的票子塞进林头手心,迈步而去。
    林头心中充满了羞愧,方圆几十里,哪栽几亩杨,哪长几行柳,哪植多少棵榆,哪有多少株槐,他都像手心里的纹路一样清楚,六年了,他起早贪黑,风里雨里,赢得了全村老少的赞扬和信任。可今天,却办了一件追悔莫及的错事。
    林头正闷头想着,猛地觉得后脖领子被人一抻。
    “姨…….”林头喊了一声。
    “甭叫姨!哼,这会儿你想着叫姨了,罚钱时你这个姨呢?!”
    “姨,这是制度。”林头往后退着。
    “制度?你妹子砍棵树罚十块,队长闺女砍棵树就罚五块,那也是制度?”二姨越说越来气。
    “姨,不是五块钱,您听我说……”林头像个被攥住手腕子的贼,慌得不知怎么说好。
    “这钱……唉……姨,这钱……”林头欲言又止,泪珠子直在眼眶里转。
    看着林头那困窘相,二姨的心软了,说:“我明白了,他保你当护林员,你帮他护着短,好吧,你把五块钱给我,队长罚五块,我也罚五块,中了吧?”
    林头一迭声地说不行。
    二姨气得一把抓住林头的脖领子,亮开了嗓门:“不中?不中咱们就找队长去!”
    场院上,电影已经开演,正在放映加片。观众们乱哄哄的,都在抱怨那只拴在银幕柱上的喇叭没固定牢,每当风吹过,随着喇叭的摇晃就会发出“喀拉喀拉”的嗓音。忽然,只见银幕柱上一个黑影一伸一缩,敏捷地到喇叭下,双腿夹定后,从胳肢窝下抽出一根白色的棍子,三下两下,把喇叭箱固定好,动作是那样灵巧、熟练。
    刚被二姨拽进场院的林头看呆了。自打黑影一出现,他的心就像一团跳动的火苗,肚里暗暗叫着好,手里却攥出两把汗:万一一个闪失跌下来……他突然觉得拽他的手一松:“这贼丫头片子跑这露一鼻子啊!好,我不到你爹就找你!”
    林头连忙拦住说:“姨,别……别……,还是找队长吧……这事是我的错,不怪梅子。”
    二姨一跺脚,嗓门高出八度:“她是你媳妇怎的?你横挡竖拉的!”
    正嚷着呢,场院里的四个小太阳灯蓦地打得雪亮——加片演完了。人们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只见老蒯站到了台上:“社员同志们,专门开会人总到不齐,今儿借着演电影的空讲几句。先告诉大家,这场电影是用惩罚滥砍盗伐的钱租的!”他指划着绑喇叭箱的那根棍子,痛惜地说:“这么点儿的树就砍了做锹把,不让人心疼吗?!”
    场上静极了,所有的耳朵都支棱着。
    “下面让私砍树木的蒯素梅做检讨!”
    会场上顿时骚乱起来:“蒯素梅?不就是队长他闺女?”
    刚才固定喇叭的姑娘——队长的闺女站到台上,痛心地说:“叔叔大伯们,婶子大娘们我错了,不该私砍队上的树……”姑娘的声音有力地搅动起林头心中的波澜。一瞬间,他更深地认识了自己所爱的姑娘。他一把扯起二姨,挤出人群,
    “姨呀,我跟您挑明这五块钱的事吧。”林头说,“上月队长跟我说,再抓住偷树的,一概罚款,租电影给大伙看。可巧,今天就抓住梅子和我妹子了。按咱队规定,砍一棵当年的树罚五块,三年的十块,五年的十五块……咱妹子砍的那棵是三年的树栽子,梅子砍的是五年的,这五块是队长补赔的……就这么回事。”
    电影开演了!演的什么呢?林头不知道,他脑子里在过着另一场电影。他对身边的二姨说:“姨,你看吧,我走了。”
    和煦、温柔的春风像母亲的手在拍打着熟睡的女儿,河湾里的明月圆了,又碎;碎了,又圆。林头畅饮着醉人的空气,【心里充满了各种滋味】……
    (选自1982年3月《人民日报·文艺副刊》,有删改)

【问题】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熙熙攘攘的人流赴大队场院看电影的喧闹场景,暗示改革初期农村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今天读来,小说有记录历史镜头的意味。
    B.文章首尾的景物描写前后呼应,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而“圆了,又碎;碎了,又圆”的明月则象征小说氛围和人物心理的变化及故事的结局。
    C.小说善于设置悬念,以“偷砍树木罚款”为中心,从开头老蒯责骂女儿、女儿哭泣,再到林头和二姨的争论,直到最后揭开谜底,环环相扣。
    D.小说中护林员林头勤劳能干,风雨无阻,工作赢得了全村老少的赞扬和信任;但是碍于恋人要求及队长情面而护短办了一件追悔莫及的错事。
    13.简要分析文末画线句子中“滋味”的内涵。
    14.探究文章标题的多重意蕴。

【参考答案】
    12.D项,“但是碍于恋人要求”说法错误,原文中只是写到林头“却办了一件追悔莫及的错事”,结合原文“咱妹子砍的那棵是三年的树栽子,梅子砍的是五年的,这五块是队长补赔的”可知,林头徇私,没有让梅子按照十五块的规定价格赔偿,但文中没有提到林头这么做是“碍于恋人要求”,这种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13.对自己未能严格执行规定的羞愧;对队长不徇私情、铁面无私的钦佩;对恋人勇于担当、知错能改精神的赞美。
    14.故事发生的季节——春天是万物抽芽时节;大变革时期农村精神面貌处于发芽新生阶段。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
  • 下一篇:让文化热情涵养更多经典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