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整个教育行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由于不少
作者:未知 文章ID:80157 浏览:
【原文】
材料一:
互联网+时代下,整个教育行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由于不少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的作业辅导心有余而力不足,让作业类App嗅到了商机。一大批作业类App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作业帮”“小猿搜题”“学霸君”等。可以看到,作业类App的确给予了孩子一定辅导,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家长没时间辅导孩子的问题。一些作业类App,不仅给出题目答案,而且给出相应的解题思路,帮助孩子掌握方法、规律,从而真正达到“学会”的目的。同时,一些老师也会根据作业类App统一发放作业,有的甚至进一步让机器辅助进行修改作业,这对老师繁杂的工作无疑有着不小的帮助。
那么,作业类App究竟有多大的市场?有关数据显示,到2017年,教育行业App市场规模达到2.76亿,行业整体渗透率为29.3%,而这一市场将被在线学习和作业两类App瓜分。并且,这种需求还在逐年递增,这个市场仍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App store统计,作业类软件App,仅“作业帮”便有1.3亿人下载量。
(摘自《利弊两看作业类App接受监管才能长远发展》)
材料二
材料三
注重质量的作业App应投入力量研发个性化作业,这需要很大的研发成本,而且即使研发了个性化作业,也不一定能获得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于是一些App运营方就重营销、不重质量,以色情、低俗内容吸引学生;甚至以提供作业为名,搞包括游戏在内的多元化经营。但这种为获得市场生存所采取的经营战略,只会遭遇更多质疑。作业App运营方必须提供高质量的作业服务,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目前监管部门对作业App的监管并不严格,对于作业App中的游戏,并没有按游戏产品监管。有的App声称其中的游戏是为了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适当的休息调整,形成监管灰色地带。另外,家长在选择App时,应认真了解App的作业服务内容,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和引导。前不久,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这些具体建议都给家长监护孩子使用作业App提供了明确指引。
(摘编自《争议中的作业App需多元监管》)
【问题】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4年之后的作业类App分布量普遍超过2014年之前的分布量,可见后出现的作业类App的质量比2014年之前出现的要好。
B.各类作业App先后上线,其数量分布先是起伏式上升,当数量分布在2014年达到峰值后,又呈现出起伏式下降的趋势。
C.英语听力通、朗易思听在2011、2012年相对较早的时间上线,可能是当时的App运营者认为专门解决英语问题的软件是学生和家长最需要的。
D.作业搜索指数从7月20日到8月20日总体缓慢下降,8月20日到9月20日左右增速迅猛,至10月16日前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业类App在给予孩子辅导、解决家长没时间辅导孩子的问题、帮助老师应付繁杂的工作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B.到2017年,教育行业App市场规模达近3亿,行业整体渗透率近30%,这种需求还会逐年递增,市场潜力很大。
C.因为个性化作业研发成本很大,即使研发了个性化作业,也不一定能提升市场发展空间,所以部分App运营方为获得市场生存只重营销、不重质量,甚至借作业之名,搞多元化经营。
D.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实施方案》,提出许多具体建议,有利于解决家长不会引导孩子正确使用作业App的问题。
6.作业类App要获得良性发展,需要哪些方面各自作出怎样的努力?请简要概括说明。(6分)
【参考答案】
4.A
【解析】“可见后出现的作业类App的质量比2014年之前出现的要好”根据原文无法推断,属于无中生有。
5.A
【解析】“都有着很大的帮助”错误,原文“作业类APP的确给予孩子一定的辅导”。
6.①作业类APP运营方:提供高质量的作业服务。②家长:在选择APP时,应认真了解APP的作业服务内容,促进APP提升产品质量。③监管部门:对作业APP要加强监管,扫除不法谋利行为和灰色地带。④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家长的引导。(哪些方面必须要有概括,只回答怎样努力不超过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