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材料一:从历史上看,建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石构建筑,一类是木

发布时间:2024年5月25日  更新时间:2024年5月2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84468  浏览:

【原文】
    材料一:
    从历史上看,建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石构建筑,一类是木构建筑。前者遍及世界各大洲,包括我国周边的东南亚和西亚诸国;后者则主要存在于中国以及朝鲜和日本。石构建筑由于材质的原因,不易腐朽或毁坏;即使因客观原因如雷击或战争等毁坏了,也能留下残垣断壁或曰废墟,几千年而不灭。木构建筑则不同,即使没有天灾人祸,也容易朽蚀,故千年以上的木构建筑遗存极少。
    石构建筑毁坏后留下的废墟,多少年后仍历历在目,好像真的成了“凝固的音乐”,它们辉煌的过去越来越勾起人们的怀念,而它们的悲剧性遭遇也越来越唤起人们的叹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残垣断壁在人们的心目中不仅不是垃圾,而且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受到普遍的尊重和珍惜。这就形成一种文化,即“废墟文化”。
    (摘编自叶廷芳《再谈废墟之美》)
    材料二:
    这是一座战争遗迹保留最多,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的二战名城。1938年春的台儿庄大捷,使台儿庄一战扬名天下,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作为世界著名的二战纪念城市,斯大林格勒仅存一处蛋糕房遗迹,华沙仅保留两处战争遗迹,而台儿庄有五十三处战争遗迹保存完好。台儿庄通过古城重建,在保护原有战争遗迹的基础上,按原样恢复受到损毁的战场遭址,建成了世界上二战遗迹最多、保存最完好的纪念城市。
    (摘编自新浪山东《普日抗战英雄城台儿庄,今日旅游度假天堂》)
    材料三:
    消失的古建筑是否可以重建,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1964年通过了《威尼斯宪章》,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认定中,“真实性”这条核心原则就是来源于《威尼斯完章》。因此,随着我国签署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禁止重建”开始出现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对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进一步深入,文化遗产的重建已成为国际热点话题。1964年通过的《威尼斯宪章》“只同意原物原位归安”的原则。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已有的古建筑重建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保护、研究、展示三个类型。
    基于保护进行的重建活动,其主要的保护对象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文物本体的保护。典型案例有丽江古城震后、汶川5·12”震后和尼泊尔地震后对文物建筑的恢复重建等。二是对文化本身的保护。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波兰的华沙历史中心重建。在“二战”中,纳粹德军摧毁了这座城市,全城85%的地段被荡平。此后,波兰人民拒绝了建设现代主义首都的规划建议,凭借着战前精确的测绘图纸和照片资料,全面恢复了华沙历史中心。华沙历史中心成为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三是对文化传承的保护。这类案例特别多,如历史街区、民族村寨、历史村镇等。
    基于研究进行的古建筑重建大部分是针对考古所进行的复原。最有代表性的案例是日本奈良平成宫大极殿和朱雀门的重建。日本严格按照相同材料、相同工艺重建了这两处建筑,其中来雀门的做法更为严格地遵照原有建筑形态和做法,而大极殿则在屋顶天花部分的彩绘、门窗的做法上使用了一些当代的元素。我国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复原房址、陕西宝鸡北首岭遺址复原房址也是。
    从某种意义上讲,不管是因保护还是研究所进行的重建行为,都可以进行展示。因此,重建不再被定义为一种保护措施,而被视为一种展示行为归入新增加的“合理利用”。
    (选编自白海峰《遗产旅游中的古建筑重建:该不该》)

【问题】
    4.下列不属于“古建筑重建”范围的一项是(    )(3分)
    A.那些历历在目的石构建筑的残垣断壁
    B.保留经过战火洗礼而留下的城市遗迹
    C.由于现实发展需要而重建的民族村寨
    D.在复原中使用了当代元素的建筑遗址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废墟文化”是在人们改变了废墟是垃圾的观念,而把废墟视为精神遗产尊重珍惜后产生的。
    B.木构建筑本身易朽,遭遇雷击天灾或战争人祸后更难留存,故世界上木构建筑遗存极少。
    C.尽管古建筑的重建有争议,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大量事实说明重建行为是可行的。
    D.基于研究的古建筑修复强调了保持原有状态的本真性,但这种修复很难百分之百做到。
    6.三则材料围绕古代建筑遗产而展开,请简要说明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6分)

【参考答案】
    4.A
    5.B(“木构建筑……故世界上木构建筑遗存极少说法错误,原文第一段有“千年以上”的限定)
    6.材料一从废墟文化的角度谈建筑遗产的美,材料二从合理利用的角度谈古城建筑保护与恢复的价值,材料三从重建类型的角度谈古建筑重建的其体措施。(每点角度及内容各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从文明存在的本质性特征来看,文明的异质性是一直客观存在的:
  • 下一篇:焊花
  • 【推荐文章】

  • 不遇咏

    【原文】 不遇咏 王维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①,五侯门...

  • 行路难五首(其三)

    【原文】 行路难五首(其三) 贺兰进明 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君不见梁上...

  • 念奴娇·重九席上

    【原文】 念奴娇 重九席上① 辛弃疾 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供一...

  • 王维《辛夷坞》 陈子昂《感遇有怀》

    【原文】 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感遇有怀...

  •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原文】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① 宋之问 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②。 宿云鹏际落...

  • 秋夜

    【原文】 秋夜 谢朓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北窓轻幔垂...

  • 【最新文章】

  • 焊花
  • 材料一:从历史上看,建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
  • 从文明存在的本质性特征来看,文明的异质性是
  • 不遇咏
  • 霞光灿烂的早晨
  • 材料一:当前,我国数字化教学仍然以PPT演示
  • 经典的形成总是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民族
  • 2018年12月13日,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讲述
  • 行路难五首(其三)
  • 不同的书,会散发不同的馨香。温婉雅致的散文
  • 陆炳,其先平湖人。祖墀,以军籍隶锦衣卫为总
  • 材料一:将李子柒置于中西文化碰撞的大框架下
  •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父楷洛本契丹酋长武后时
  • 美育,就其目标而言,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念奴娇·重九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