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袁家针

发布时间:2024年8月3日  更新时间:2024年8月3日
作者:赵长春  文章ID:85195  浏览:

【原文】
    袁家针
    赵长春
    针匠外出的时候,是去卖针;包括去城里买铁丝。
    针匠很少外出。很多时候,就呆在家里,锻,磨,锉,烧,慢慢地做针。
    做针,得先有铁丝。买铁丝,得进城。一早起来,往返六十多里,就靠一双脚,过河,翻坡。百十来斤铁丝,背着,往返六十多里。
    累不?女人问。
    可累。针匠说。
    看看几个孩子,看看女人,针匠就又说,不累。
    喝了一碗水,针匠喘了一大口气,开始拉丝:把买回的粗铁丝拉细。没有做针的专用铁丝,得再加工。钢板,上冲数种针号的小眼。穿进铁丝,拉。几米,几十米,百米……铁丝软,铜板硬,铁丝生生地拉过去,就细了。
    接着,铰样。大钳子,咔嚓咔嚓,咔嚓咔嚓。针匠劲大,咔嚓咔嚓,一大把,齐整整,针样长短。女人劲小,咔嚓咔嚓,一小把,齐整整,针样长短。孩子们也要铰,针匠让老大试着铰,看着笑,“还是写你们的字吧。好好写字,得奖状。”
    铰好样,锉针尖,把一端锉成小尖。噗,噗,噗,一根根地锉,铁屑如银,针尖出锋。就可以敲针鼻儿了,在另一端,用一把小铁锤。啪啪,啪啪,啪啪,铁锤精致,轻巧,得有恰到好处的力度,就扁成针鼻儿。
    女人不能锉针尖,就敲针鼻儿。敲着敲着,与针匠的敲击形成默契,有节奏,高低,起伏,好听。女人笑,针匠笑。写作业的孩子们也笑。孩子们习惯了这种声音,读书,写字,看看墙上那一张张奖状。
    一根一根地锉,一根一根地敲。敲扁之后,钻针眼。左手捏针,右手提钻,金钢钻。钻头沾清油,“呜—”一个针眼,“呜—”又一个针眼,一个又个,钻在针鼻儿。老大好奇,试过,掌握不住钻子旋转的速度和力度,一滑,钻了手,鲜血直流,忍不住,啊一声!
    针匠心疼。
    女人听见了,也心疼。
    “疼也得学呀!长大了是吃饭门路……”女人说。
    针匠说,这个不学了,咱们吃苦就算了;他们不能再吃了。
    说着,打磨钻针眼时凸出的毛刺。一把小锉刀,用巧劲儿,一根根地锉。接着水磨。青石,质地硬、砂面细,上水,拇指食指捏针一把,左右拉动,磨。一把,又一把,磨去锐,磨去棱,细腻,光滑,不挂线。
    女人说,不磨也中,谁家买回去,用用就好了,不挂手了。
    针匠说,那不中,那会砸咱家牌子;对不起爹,对不起师傅。
    女人就不说话了,慢慢地把针往石灰水里浸,一包,一包,得浸上一两天,泡透,取出,一排排放入砂罐。针匠就将砂罐放入灶。生火。炭火。熊熊地燃,得一整天。
    该出针了。上香。祷祝。针匠握长钳夹砂罐,嘿!一罐子针倒入冷水盆,淬火。火花飞溅,白雾腾腾。淬过火的针,有刚性,好使。
    用吸铁石捞针,平铺案板上,撒铁砂,一掌覆针,另一掌压上,前后来往,磨。磨去针表面的黑渍,清水淘洗,就光了。针匠有自己的规矩,比师傅教的严格。五更里磨,不点灯,针亮闪闪在手上,就磨成了。
    磨好的针,一闪一亮,映着女人的脸,映着孩子们的梦。针匠高兴。
    该去卖针了。大针,小针,绣花针。还有一种特大号的,缝被褥,叫绗针;按照型号,一排排插在牛皮纸上,一卷,出门。到袁店镇南天门集市上固定的地方,摊开。不用吆喝。姑娘给对象绣花、纳鞋垫,女人做鞋、缝补衣物,来赶集时都记住了……或者出门时特别交待,就买“袁家针”,精细,不锈,有刚性,有灵性,好用。
    一分钱一枚小针,二分钱一枚大针,三分钱两枚中号针。也有拿头发、鸡蛋换的。还有的,低头,小声“请一根,袁针匠,下回给钱”,是买不起,针匠就送,悄悄递手中。
    集散了,该吃饭了,袁针匠收了针,到大杨树下的“裁缝李”家。“裁缝李”,一手好活儿,量体裁衣。还会一手好饭菜,见针匠进屋,停了缝纫机,端出锅内的饭菜,荤素各一,一盏“袁店黄”酒,二两,不多不少。都不多话。吃,喝。“裁缝李”吃得快,回身取出一个布包,“给,二妮儿、三妮儿的裙子,都大了,知道美了……”
    正喝酒的袁针匠就唉呀一声,停了筷子,搓手,挠头,挑起房后的水桶,去井边挑水。晌午头,也没有啥人。袁针匠挑满水缸,又挑满门口的大缸,防火用。挑完,扫了院子,背起东西,出门。“裁缝李”坐在缝纫机前,看着他出去,看着他拐过街角,眸子里水气饱满:你个针匠,真是直心眼啊!
    袁针匠,袁店河上下有名。十五岁当学徒,二十岁出师。出师回来,带着师傅的女儿。进村时,牵着她,一步一趋。听说当年烧针,不小心,热气烫坏了她的眼睛。
    他带着她回来时,“裁缝李”还没有去袁店镇上开店,还叫李小玉。人们都说,咋会学了做针?咋会娶了个瞎眼的女子?
    李小玉也有这样的疑问,可是,他就是不说。
    他说的是,“对不起你了。我只会做针了,也只能做针了。”
    袁针匠就做了一辈子针。
    做针,多趁早晨、晚上,不耽误其他活儿。夏天,蚊子多,咬在腿上、胳膊上,一巴掌拍下去,满是鲜血。冬天,飘雪,针匠一脸的汗水。
    一辈子,针匠起得更早,睡得更晚。
    很晚,才睡,女人一直等着。给他揉肩,捏腿,拍背,针匠就觉得不累了,拉住了女人的手……特别是卖针回来的晚上,女人捏得更好,嗅着一缕细细的香,是桂花油的香,女人从来不用。窗外有风,轻轻地走。星星们,明明灭灭,像眨眼,眨呀眨的。
    ——现在,不需要手工做针了。
    袁家针也没有了。
    听说,袁针匠不想让孩子们再受罪,就没有传下来。
    只是,袁家的孩子们,都读书出去了,很有出息。
    袁家的孩子们,从北京、省城回来的时候,总要先拐到城里,看看“裁缝李”,称李姨,很亲。
    “裁缝李”是在袁家的孩子们都上大学后,去了城里的。没有再回过袁店河。

【问题和参考答案】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锻,磨,锉,烧”一连串做针工序给读者以即视的画面感,又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
    B.小说“女人笑,针匠笑。写作业的孩子们也笑”几句写得声情并茂,渲染出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温馨氛围。
    C.小说对袁针匠“十五岁当学徒”一段的补叙,交代了夫妻初到袁店河的经历,增强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
    D.小说详写的“做针”“卖针”情节,分别展现了传统手工技艺的精湛和袁店河民风淳朴厚道的社会环境特点。
    【答案】C
    【解析】对“补叙”的理解有误,应是插叙。
    2、文中写次要人物“裁缝李”有什么作用,试结合文本分析。(6分)
    【答案】
    ①烘托陪衬袁针匠这一主要人物形象。袁针匠卖完针在“裁缝李”家狼吞虎咽地吃饭,“裁缝李”送他女儿几件做好的衣裳,而后袁针匠为“裁缝李”挑满几大缸水等情节烘托了袁针匠的淳朴厚道,不贪便宜,助人为乐和诚恳。
    ②“裁缝李”作为小说事件的见证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袁针匠夫妻初来袁店河,打算做针等一系列前尘往事都通过“裁缝李”的视角交待给读者;
    ③以小见大,反映现实社会生活。“裁缝李”见针匠进屋,停了缝纫机,端出锅内的饭菜,荤素各一,一盏“袁店黄”酒,二两,不多不少。都不多话。都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之间的淳朴性格和真诚爽快的和谐邻里民风。
    ④画龙点睛,深化文章主题。“裁缝李”在小说结尾“去了城里,没有再回袁店河。”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加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每点2分,答出3点即给6分。)
    【解析】考查学生对小说中人物作用的理解。
    3、本文的语言很有个性化,请结合语句概括说明。(6分)
    【答案】
    ①地域性方言。“中”“那不中”“请一根”“二妮儿、三妮儿”“知道美了”“晌午头”“也没有啥人”“直心眼”“拐到城里”这些语言传神、形象,有生命力,在日常口语表达中甚至比普通话中的词汇还更能被当地人理解,在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表意作用和语言魅力。
    ②生活化语言。“百十来斤”“钻头沾清油,‘呜——’一个针眼,‘呜——’又一个针眼”“铁丝软,铜板硬,铁丝生生地拉过去,就细了”“大钳子,咔嚓咔嚓,咔嚓咔嚓,一大把,齐整整”等语言不仅原汁原味地反映了当地人们活生生的口头语言,同时也反映了特定的地域文化,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生活气息,具体生动,可闻可感。
    ③简洁化语言。“锻,磨,锉,烧,慢慢地做针”“青石,质地硬、砂面细,上水”“磨去锐,磨去棱,细腻,光滑,不挂线”这样的语言,没有繁华的修辞,冗长的衬托,给人的感觉是纯朴的、原始的、简短的、有力的,也是丰富的。(每点2分,答出3点即给6分。)
    【解析】考查学生对整篇小说语言特色的理解概括。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昼居池上亭独吟
  • 下一篇:《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
  • 【推荐文章】

  • 昼居池上亭独吟

    【原文】 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 雨前

    【原文】 雨前 何其芳 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也...

  • 卜算子·咏梅

    【原文】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

  • 与朱元思书

    【原文】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读书使人优美

    【原文】 读书使人优美 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

  • 定风波·重阳

    【原文】 定风波 重阳 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

  • 【最新文章】

  • 《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
  • 袁家针
  • 昼居池上亭独吟
  • 26、一群学生回母校看望老师,见到班主任后,
  • 25、一位同学在读书笔记里写道:"前苏联小说
  • 我的老师
  • 罗迦·费·因格《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
  • 澄碧河水库位于百色城东北七公里处,水质清澄
  • 周敦颐《爱莲说》
  • 上海世博会总接待人数将达7000万人次,平均日
  • 于令仪诲人
  • (7)东晋才女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
  • 6.请给下面一则消息拟写标题,字数不超过12
  • 5.有一则公益广告:“地球是我家,请你爱护
  • 4.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