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那些可爱的人

发布时间:2025年3月20日  更新时间:2025年3月2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88171  浏览:

【原文】
    那些可爱的人
    ①岗巴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有报道曾这样描述:“这片平均海拔4800米,含氧量不足其他地方50%的冰峰雪岭,历来都是艰难险阻和无私奉献的代名词……”当年,老一辈军人听从号令,扛着红旗就上山,誓将此地当家建。这里就有了飘扬的国旗,有了钢铁般的长城。
    ②最初几年,每到夏天,除了日常巡逻,战士们都要为“冬囤”做准备,以应对大雪封山。晚上,海拔较高的哨所最低温度降到零下40摄氏度,让这里一年只剩一个季节。驾驶员们一趟趟开车拉萝卜、土豆等过冬物资,这些东西上来就冻成了“冰坨坨”,大家白天把莱抱出来晒,晚上再收回去。【战士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吃到冻土豆,里面像蜂窝,水分一点都没有了。】
    ③戍守的边境长达百余公里,战士们拿着北斗导航,走到电子地图所示的边界线处,每次巡逻,都代表对领土主权的一次宣誓。战士们巡逻时,有一段路车上不去,坡度陡,碎石遍地,步巡十分艰难,但大家说:“就是要走那条路,往两边一步都不行。”向右,相当于越界;向左,相当于国土就少走了一块。60年来,国土未失一寸。“绝不能把国土守小了,更不能把国土守丢了。”这句话早已印刻在每一位战士的心里。
    ④在这里,军民互助,相亲相爱。乡亲们说的最多的是“金珠玛米亚咕嘟”,藏语是“解放军好”的意思。军车开在路上,乡亲们会主动招手,小孩子见了,会向车敬礼。这是人民群众的拥军情结,也是对军人的“专属待遇”。
    ⑤在海拔5371米的某驻勤点,这里积雪终年不化,四季举目不见一片绿叶。一位服役16年的老兵,退伍前在连部种下几棵矮松。他说:“我走了,让树替我站岗。”【本来没报太大期望,结果树竟然活了,现在还“站”在那里。】营区河沟边还有几棵柳树,20年来,从两米多高逐渐被积雪压趴下来,如今矮得如陀螺一般,树冠却依然如盖。
    ⑥现在,我们的生活安宁而幸福,但很少有人知道军人在边境一线做着什么。【回到平原,人们看到的是他们高原红的脸,却很少想到他们肩上的分量和胸腔里炽热的信念。】
    ⑦号声,还在不同地方吹响。
    (改编自《青年文摘》)

【问题】
    15.概括文中与战士们有关的几件事情。
    16.按要求作答。
    (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
    (2)赏析第⑤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7.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18.有人认为,文章第⑦段应该删除,你赞同这种说法吗?结合文章结构和内容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5.为“冬囤”做准备;按规定巡逻;军民鱼水情;老兵退伍前种矮松。
    16.(1)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冻土豆干与糯的特点,表现出严寒条件下生活的艰苦和战士们的坚韧品质;(2)表现了矮松种活后战士们惊喜的心情。
    17.指出公众对军人在边境一线工作的付出与艰苦往往缺乏关注与了解,强调对军人奉献精神的敬意和感激。
    18.不赞同。内容上看,画龙点睛,深化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看,收束全文;首尾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在艰苦条件下驻守边疆的军人,展现了他们勇敢无畏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通过具体事例,如极地生活的辛劳、冬囤物资和边境巡逻等,凸显战士们对国土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文中还通过自然环境的对比,反映出坚守的艰难,增强读者的情感共鸣。结尾以号声继续吹响,象征着使命的延续,而非局限于一代人,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
    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根据第②段“最初几年,每到夏天,除了日常巡逻,战士们都要为‘冬囤’做准备,以应对大雪封山”可知,本段主要写战士们为“冬囤”做准备。冬天,大雪封山,给养困难,为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困难,驾驶员们就一趟趟开车拉萝卜、土豆等过冬物资,这些东西上来就冻成了“冰坨坨”,于是,大家白天把莱抱出来晒,晚上再收回去。故可概括为:为“冬囤”做准备;
    根据第③段“戍守的边境长达百余公里,战士们拿着北斗导航,走到电子地图所示的边界线处,每次巡逻,都代表对领土主权的一次宣誓”可知,本段主要写战士们巡逻的情景。戍守的边境长达百余公里,战士们巡逻时,有一段路车上不去,步巡十分艰难,但大家依然坚定地就是要走那条路。60年来,国土未失一寸。故可概括为:按规定巡逻;
    根据第④段“在这里,军民互助,相亲相爱”可知,在战士们戍守的岗巴,军民鱼水情情深,乡亲们说得最多的是“解放军好”,军车在路,乡亲们会主动打招呼,小孩子会敬礼。故可概括为:军民鱼水情;
    根据第⑤段“在海拔5371米的某驻勤点,这里积雪终年不化,四季举目不见一片绿叶。一位服役16年的老兵,退伍前在连部种下几棵矮松”可知,驻勤点终年积雪,四季不见绿叶,一位老兵在退伍前在连部种下几棵矮松,竟然神奇地种活了。故可概括为:老兵退伍前种矮松。
    16.本题考查词句理解与赏析。
    (1)“战士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吃到冻土豆,里面像蜂窝,水分一点都没有了”,根据“像”字,判定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冻土豆”比作“蜂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冻土豆干与糯的特点。岗巴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平均海拔4800米,冬天,大雪封山,给养困难,土豆会冻成“蜂窝”,战士们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活和巡边,表现出严寒条件下生活的艰苦和战士们的坚韧品质;
    (2)“竟然”是表示出乎意料,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的结果与原来的预期相反,表达了一种惊讶或意外的情绪。在海拔5371米的驻勤点种植矮松,以改变四季不见绿叶的现状,是大家都不敢相信的,然而“树竟然活了”,这是一个惊喜。“竟然”表现了矮松种活后战士们惊喜的心情。
    17.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
    根据第①段“岗巴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有报道曾这样描述:‘这片平均海拔4800米,含氧量不足其他地方50%的冰峰雪岭,历来都是艰难险阻和无私奉献的代名词’”,第②段“最初几年,每到夏天,除了日常巡逻,战士们都要为“冬囤”做准备,以应对大雪封山。晚上,海拔较高的哨所最低温度降到零下40摄氏度,让这里一年只剩一个季节。驾驶员们一趟趟开车拉萝卜、土豆等过冬物资,这些东西上来就冻成了“冰坨坨”大家白天把莱抱出来晒,晚上再收回去。战士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吃到冻土豆,里面像蜂窝,水分一点都没有了”可知,戍边将士所处环境极端恶劣,他们的生活很艰苦;
    根据第③段“戍守的边境长达百余公里,战士们拿着北斗导航,走到电子地图所示的边界线处,每次巡逻,都代表对领土主权的一次宣誓”可知,他们巡逻时不折不扣,极端负责任,他们把祖国与人民的嘱托时刻记在心头。对于这样的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本应充满敬意和感激,然而我们往往会因种种原因而对他们缺乏关注与了解;
    因此,“回到平原,人们看到的是他们高原红的脸,却很少想到他们肩上的分量和胸腔里炽热的信念”,这个句子指出公众对戍边军人的付出与艰苦往往缺乏关注与了解,强调了对军人奉献精神的敬意和感激。
    18.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
    内容上看,首先,“号声,还在不同地方吹响”画龙点睛,深化主旨。这句话将岗巴一地一群的事迹与精神一般化,使全军将士都具备了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国土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深化了主旨;其次,“号声,还在不同地方吹响”,“不同地方”的战士们又是怎样表现他们勇敢无畏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国土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引人遐思。因此,结尾一句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构上看,一句“号声,还在不同地方吹响”将上文“为‘冬囤’做准备”“按规定巡逻”“军民鱼水情”“老兵退伍前种矮松”四件事一笔勒住,收束了全文;其次,第①段“当年,老一辈军人听从号令,扛着红旗就上山,誓将此地当家建。这里就有了飘扬的国旗,有了钢铁般的长城”首现“号令”,此处再现“号声”,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材料一、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通往更远深空的中转站
  • 下一篇:从军行
  • 【推荐文章】

  • 从军行

    【原文】 从军行 唐 陈羽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

  • 那些可爱的人

    【原文】 那些可爱的人 ①岗巴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有报道曾这样描述: 这片平均海拔...

  • 停云(节选)

    【原文】 停云(节选) 陶渊明 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①,园列初荣,愿言②不从,...

  • 朝饥示子聿

    【原文】 朝饥示子聿① [宋]陆游 水云深处小茅茨②,雷动空肠惯忍饥。 外物不移方是...

  • 北行别人

    【原文】 北行别人 (宋)谢枋得①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 天下岂无龚胜...

  • 点绛唇·感兴

    【原文】 点绛唇 感兴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

  • 【最新文章】

  • 从军行
  • 那些可爱的人
  • 材料一、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通
  • “把握文章事实,善于分析、比较”是纪实作品
  • ①历史的纵深,造就了时代的气韵。②我们从哪
  • 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
  •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乙]
  • 材料一:三峡 材料二:功德寺循河而行,至玉
  • 停云(节选)
  • 材料一:那毛女即便回身,转于洞内,对罗刹跪
  • 以下是两套以“大地·文学”为主题的校园活动
  • 朝饥示子聿
  • 翻开厚重的历史,拂去岁月的尘埃,每一位舍生
  • 班级开展“古代文人家书”专题学习活动,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