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有个李文叔,也说这部书所记载的事“浅陋不足道”,但“人读
作者:未知 文章ID:88209 浏览:
【原文】
宋代有个李文叔,也说这部书所记载的事“浅陋不足道”,但“人读之,则必乡其说之工,而忘其事之陋者,文辞之胜移之而已”。又道,“说的还不算难,记的才真难得呢”。这部书除文辞之胜外,所记的事,上接春秋时代,下至楚汉兴起为止,共二百零二年(西元前四○三——前二○二),也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所谓战国时代,便指这里的二百零二年。
【问题】
5.文段中的“这部书”指哪部书?这段文字主要写出这部书的什么特点?
6.“这部书”中说“可以代表所有的战国游说之士”的是哪两个人?
【参考答案】
5.指《战国策》。“文辞之胜”;记事年限长(记事多)
6.苏秦与张仪。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在文段中,提到了“宋代有个李文叔,也说这部书所记载的事‘浅陋不足道’”,这里的“这部书”是我们要确定的关键。接下来,文段描述了这本书的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其文辞之胜,二是它所记载的历史时间跨度。这些描述有助于我们缩小“这部书”的候选范围。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学知识,我们可以推断出这部书很可能是《战国策》,因为它是一部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游说之士言行的史书,并且以其精彩的文辞和历史价值著称。
结合“这部书除文辞之胜外,所记的事,上接春秋时代,下至楚汉兴起为止,共二百零二年(西元前四○三——前二○二),也是一部重要的古史”可知,文段明确指出了这本书的两个特点:首先是“文辞之胜”,即它的文字优美,有吸引力;其次是记事年限长,即它记载了从春秋时代到楚汉兴起的二百零二年的历史,是一部重要的古史。
《战国策》是一部中国古代史学名著,为国别体史书,由西汉刘向编订。原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人之作,资料年代大部分出自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刘向在编撰过程中,删去其中明显荒诞不经的内容,按照国别重新编排体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十二国的“策”论,内容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同时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根据《战国策》的内容和背景知识,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两个人物应该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游说之士。在战国时期,苏秦和张仪是两位最著名的游说之士,他们的言行被详细记载在《战国策》中,并且代表了战国游说之士的风格和智慧。因此,我们可以确定这两个人物是苏秦和张仪。苏秦和张仪都是《战国策》中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以及他们在书中展现的智慧和魅力,都成为了后人研究和学习的对象。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格局以及各国之间的外交策略。